说来也奇怪,明明做饭好吃得像是幻觉的秋菊阿姨不知道为什么,熬出来的姜汤竟然跟村头赤脚医生开的中药方子一样了,苦的人舌头都要掉了。
秋菊:我可以说原因吗?哦,懂了,我不说。
与降温携手而来的,是星空中学落地后的第一场雪。
山里的气温比城市要低许多,雪也大了不少。
前一天晚上阮星回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透过窗帘缝隙看到外面一片大亮,还以为自己一不小心睡过了头。
拉开窗帘一看,才发现地面上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堆起了一层厚厚的雪。
她看到的亮光,其实只是雪地的反射造成的假象。
阮星回换上了自己的羽绒服,脚上踩了双高筒靴子,围好了围巾以后,才拉开了房门。
房门刚一拉开,室外的冷空气就呼啸着要往里面挤,险些吧阮星回刚刚捂住的热气儿全部吹散。
站在房间门口,阮星回深吸一口气,快步走下楼梯,钻进了食堂。
食堂里开着灶火,又一直关着大门,温度比外面高了不少。
阮星回解下围巾帽子这些“护具”,然后才去分餐台端了自己的早饭。
因为雪是半夜就下起来了的,秋菊起床的时候雪势正大,今天早上的食谱上面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定的小米粥不见了,换成了一碗丑不拉几的汤。
阮星回端了餐盘回座位,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捧着汤碗,喝了一大口。
咸香中带着几分微辣的汤水刚一进入口腔,一股子热意就开始蔓延,很快,从宿舍到食堂这一段路上受到的那一点点寒意就被这口汤给驱散了。
“秋菊,这胡辣汤做的可以啊!”
胡辣汤是阮星回家乡常见的早餐,虽然卖相上要比其他早餐差上不少——灰不溜秋、没有任何摆盘可言——但是一直凭借各种各样的做法和丰富的味道霸占着她心中的早餐第一位。
自从来了桐山这边,阮星回就只有每次回家休息的时候才能喝到味道正宗的胡辣汤了,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了意外之喜。
许是太久没喝过于想念,阮星回连着喝了大半碗汤以后,才将碗放下,转头夹起了餐盘里的油条。
油条刚出锅没多久,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脆度。
这个时候把油条直接按进胡辣汤里,让内部的空洞吸满了汤汁,然后迅速捞出来,一口咬下去。
因为浸泡时间不长,油条酥脆的部分依旧保持着同样的口感,而内部选软的面皮却已经包裹上了许多的汤水,一口咬下去,直接在口腔中迸发出来。
酥脆、绵软、醇香,三种味道在嘴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誓要征服每一个食客的味蕾。
阮星回十分餍足地眯起了眼睛,细细品尝着。
而不远处,被阮星回的夸奖吸引过来目光的学生们看到一向淡定的校长露出这样满足的表情,忍不住看了看那碗丑不拉几的汤。
他们虽然也领了汤,但是因为看上去不是很好喝的样子,一直没有动,准备等到最后的时候一口气闷掉,免得边吃边喝影响了食欲。
但是现在看起来……要不试试?
学生们迟疑着,又心动着。
陆陆续续的,有学生试探着下了手。
一口浸满了汤汁的油条入口,不少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马不停蹄地瞄上了下一口。
见到“先行者”们被征服,其他学生也不犹豫了,纷纷学起了阮星回。
而引领了一阵食堂潮流的阮星回这时候已经吃完了自己的早餐,重新将帽子围巾戴了起来。
收好餐盘以后,阮星回将围巾拉到遮住大半张脸,深吸一口气,拉开了食堂的大门,闷头往前冲。
十二月的桐山寒风凛冽,阮星回冲到办公室的时候,身上被胡辣汤激出来的热意又消散了不少。
不过好在教学楼这边在系统出品的控制下,和宿舍楼一样,一直保持着一个较为可观的温度,只要不再室外过度逗留,阮星回就不担心学生们会因为温度太低而着凉。
但是有句话叫什么?
说曹操曹操到。
作者有话要说:
胡辣汤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