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后,离过年也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掉批改卷子的时间也就只有三四天。
这个时间太短了。
除此之外,她还准备将资料印刷一遍,发给第一批来学习的老师,让他们先自己在家预习。
这样一来,真正交流学习的时候,节奏就可以加快。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对于知识的接收速度也都很可以,再加上仔仔细细的预习,一个星期学完一本三四厘米厚的教科书,问题应该不大。
师友逸也愣了一下,看到阮星回发来的资料照片以后,点头同意了。
毕竟那厚度可是实打实的。
一个星期的时间,确实不算长。
不过这样一来,他刚才想的每个学期办一场,把全市教师轮一遍的事情,就要仔细计算了。
这一晚,师友逸没有睡好。
满脑子想的都是交流会的事情。
秘书已经尽职尽责地将新一轮交流会报名通知发了下去,开始时间就定在过年后一周,正好交流学习结束以后开学上课。
至于报名资格,左右是在假期里,全市范围内的老师都可以报名。
一共一千二百个名额,报满为止。
消息刚一传出来,上次参与交流会的几个学校就激动了起来。
相比那些其他只听说过星空中学,然后被他们的学生在成绩单上碾压的学校和老师们,他们这批人是真真切切地受益了的。
这会儿又有机会了,自然没有人想要放过。
他们同校的老师也是。
这半个学期眼睁睁地看着同事们带的班级学生成绩蹭蹭蹭地往上涨,怎么可能不眼馋。
他们已经后悔了半个学期,恨两个月前的自己为什么不积极一点。
于是,一个两个跟赛跑一样,冲得飞快。
除去极个别的一些喜欢混日子的、临近退休想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的,这机所学校几乎人人都报了名。
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报名登记系统里飞快地填满了六百多个名字,把一些收到消息后还不以为意的人看懵了。
他们可不像是这些人,因为成了成绩对比线,所以清晰地知道那些学生们有多大的变化。
除了全市联考这种大型考试以外,大家基本上都是以各个学校为单位进行对比。
而这会儿期末联考还要几天才能开始呢,他们就更不清楚状况了。
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例外。
牛正收到消息的时候,原本已经准备上床休息了。
他侄子填完报名表以后才终于想起了他这位亲爱的叔叔,一个视频电话就甩了过来。
于是,牛正大半夜的重新戴上了老花镜,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大概信息以后,向全校教师下达指示——
所有人,必须报名,少一个就给他等着吧!
市一中本就是全市最好的学校,规模也是数一数二的。
每年光是招收的新生,都有接近两千人,全校学生加起来更是有五千多。
学生多了,老师自然也就多。
市一中的教职工加起来也有七八百的人数,即便是去掉一些中考不考试、或者并不太看重这方面技术的音乐美术体育电脑之类课程教师,再去掉干行政工作的职工,剩下也有接近五百。
于是,当桐山市的老师们一觉睡醒,发现昨天有个临时通知没有看到的时候,报名系统已经自动关闭了。
因为牛正的“助力”,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这次交流活动名额就已经满员。
只是相对于最先报名的那批老师,市一中的老师们就格外的有话说了。
这个临时任务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学习会。
看看那主题: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