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澈被推得正面迎上了程故舟,他自然又顺滑地伸出手和程故舟相握,笑着说:“辛苦程总了,接下来就是……”
“是医院的义诊和体验智能设备的环节,铖威这边的志愿者们都很热心积极,会全程跟着。沈总,有几个小问题我需要再和陈经理确认,先失陪了。”
没等沈言澈说完,程故舟就提前结束了对话,他拍着沈言澈的后背,态度平和,可就在他想顺势抽身时,他的手又被沈言澈猛地握紧了。
沈言澈依旧笑着,手上虽发力,神色却未见半点紧绷,“程总,活动全程有什么问题您都可以和我确认啊,解决起来更快更直接嘛!”
程故舟用余光扫了一眼四周,关注的目光追着落在他们两个身上,程故舟不改从容,语气诚恳地回应:
“是这样,沈总,后天的活动主场在社区,我们这边的技术人员说,想提前去那几家免费安装智能设备的老人家里,看一下电路和房屋设计,确保后期施工的万无一失。”
沈言澈听了,立刻又招呼了身边两个营销专员,事无巨细地当着程故舟的面交代。
程故舟便也给助理小吕打了个手势,叫来了铖威的技术人员,对接安排。
如此几轮沟通,直到活动结束,程故舟都没得以抽身。
回程的路上,程故舟愈发烦闷。这问题,原是他故意预留好的“后路”,为的就是以此为契机,能在活动上和陈幸予单独说上几句。
他没想到,又被这个沈言澈半路拦住了。
实际上,从那天晚上听到陈幸予让沈言澈送她回家时,程故舟心里已经波荡不平了。
那时他暗中跟着,见陈幸予和沈言澈就地告别,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却再也按耐不住想见她的心思。
他一见她,大脑里一直平稳转动的陀螺,总是容易失了重心。不管是原来还是现在,自始至终都是。
几经犹豫,他还是进了诊所,当时他还窃喜,她没有一见他就走。
可当他一回头看见陈幸予不在的时候,他就知道,向她靠近的这一步,他又没迈出去。
果不其然,陈幸予在接下来两天的工作中,只要和他对接,不是拉上她的助理小周,就是拉上他的助理小吕,他提出的所有问题,她都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全程专业高效得不像话。一完成工作,她随便扯个借口就开溜,他压根就没有机会和她单独接触。
不过无论如何,他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他发言时的稿子,是陈幸予亲自给他写的。
他知道,陈幸予的业务能力,在营销界也算小有名气。她负责的项目,营销思路和推广内容一直收效不错,客户为了指定她接手项目,不得不接受排期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为了提高效率,她会把具体的文字工作交给项目组其他成员或是助理小周处理。
所以他印象很深,当陈幸予说会亲自负责和他相关的文字稿件时,小周脸上那惊讶又觉得非比寻常的表情。
拿到稿件后,他的确被她真挚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这让他体会出,陈幸予对待这个公益项目,除了态度上的专业,还有她自己的感情投入和用心。
于是为了不辜负她的这份用心,前一天晚上,他拿着稿子练了好多遍,几乎是可以熟读成诵,发言的效果想必她也是满意的。
可当他看见对面鼓掌的人群中,陈幸予站在沈言澈身边笑得无拘又无束时,他又“不专业”地开始在意起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距离。
这几日通过助理的私下打听,他得知陈幸予在这家维盛营销咨询公司的外号是“高秘陈经理”,这略带戏谑的外号,言外之意颇多:
所谓“高秘”,一是指陈经理这么多年来,都是高冷而神秘,习惯独来独往,即使追求者甚多,也始终保持着单身;
二是陈经理与其说是陈经理,倒不如说是这公司老板儿子沈言澈的“高级秘书”,她一路为沈言澈创绩铺路,深得老板老沈总的信任。
这条“小道消息”对于程故舟来说,的确是喜忧参半。
对于陈幸予性格的转变,他虽有些不适应,却并不意外,毕竟他知她有着怎样的过去,但是对于她身边的这个年轻上司,他已经没什么耐心了。
除草要尽早,程故舟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