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几个新兵清点人头数字的时候,听到分队长伊斯梅尔的声音:
“要是有大炮就好了,就像王军装备的那种,一炮过来哪还需要士兵撞门。”
“这种事想想就好,一门炮要多少杜卡特?要多少匹马才能拉到山上?”旦福撇撇嘴,把手上浸透鲜血的布条解开,“这事你得想办法和大人说说。你是分队长,说话比我有分量。”
伊斯梅尔嗯了一声。老旦福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又提起了另一件事:
“你听说没有,大人最近在城堡的教堂旁边设置了一所堂区学校……你记得大人带回来的那批孤儿么?”
“那群儿童十字军?”显然伊斯梅尔的消息也不闭塞。
“对,大人把那些孩子全部安排进了学堂,说什么要培养‘未来的将军’。我去看过一眼,听奥孚莱伊那小子说,大人亲自给那些孩子上课,教授文字、算数、军事知识。我敢打赌,以后大人任命军官或者将军,一定会从学堂出身的军官里挑选。”
“靠着读书哪里就能学会打仗?”
伊斯梅尔摇摇头,显然对这个说法不屑一顾。
“但是那学堂也对军团的所有士兵和军官开放,甚至对领地里的领民开放。”旦福朝着伊斯梅尔挤挤眼睛,从怀里取下水囊灌了一口,“你不想去试试么?”
“……训练士兵很忙,我没有那个时间。”
分队长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好吧,你是长官,这是你的事情,老旦福什么都不说。”旦福和上水囊的塞子,“但是老旦福想给你讲个故事,你知道那些古罗马的军团吗?”
“当然知道,子爵大人的军队就是模仿罗马军团的编制设置的——你和我说过很多次了。”
这个老兵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在晚上的自由时间里,和同分队的士兵们讲各种故事。
从伟大的罗兰和熙德骑士,到古罗马的皇帝们,这个老兵仿佛无所不知知无不言,在士兵里建立了很高的威望。
“你要知道,有资格成为百夫长的军团士兵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并不只是战斗的勇气,而是冷静和睿智;不是冒险开启战斗的莽夫,而是面对任何强敌的压力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位置,宁死不退者。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能读会写。”
伊斯梅尔愣了愣。作为一个猎人出身的军官,识字这种事对他来说是个格外遥远的概念。
“因为这些百夫长们必须处理来自帝国的许多文书和文件,下达各种各样的命令,背诵所有的军事条例。这样回国之后,靠着军功,他们能很轻易地进入元老院。”
看着面露沉思之色的分队长,旦福点到为止地结束了话题。不远处的军法官已经在往这边张望了。
不过,在分队长摸着下巴思考的同时,旁边正在纸张上记录人头数的西里尔,心底却是一动。
军事学堂?
……
“嘟嘟嘟——。”
清晨的曙光刚刚划破深夜的迷雾,位于安盖特城堡的军事学堂门外,一名值日的司号官用力吹响了哨子。
尖锐的哨声伴随着司号官鼓起的腮帮传遍学堂内外,在宿舍内休息的学员们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从上下铺上一跃而起,以飞快的速度开始穿戴衣服,将粗亚麻布和羊毛毯子卷成一卷放在靠墙边的位置,接着身体笔直的站在走道两侧。
“哐当!”
宿舍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奥孚莱伊带着几个侍从,手里提着军棍大步走了进来。
“混蛋!懒鬼!蠢货!居然还没穿好衣服!”
几个来不及穿好衣服的见习军官顿时屁股上挨了好几靴子,在咒骂声中狼狈地站了起来。
“衣服必须整洁!胡子也必须刮干净!头发不准乱糟糟的!否则一律不准吃早饭!蠢货,腰板挺直!”
在年轻人的声音中,身后的亲卫一一检查着这些人的仪表。
这座军事学堂最大的特点就是“规矩多”,不准随意出门,除休息时间外不许串门,所有个人物品不准混用,必须摆放、折叠整齐……
不过和这些条条框框对应的则是堪比天堂的待遇——住的是干净的上下通铺,垫的是稻草,盖的是薄毯,不论是对于那些风餐露宿了数月乃至数年的“儿童十字军”们,还是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农家小子们,说堪比天堂也的确毫不为过。
只有通过检查的人才可以离开宿舍去往餐厅。
他们可以在那里吃到一顿丰盛的早餐:面包、炖菜、肉类统统管够。
对于这些被亚历山大称作“见习赦令骑士”的年轻军校生,他完全不吝啬钱财,甚至连木柄铜碗、铁勺子、木杯、亚麻毛巾这些生活用具也全部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