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狸猫文学>我和林黛玉是邻居>第9章 高考1977发表

第9章 高考1977发表(第1页)

第9章《高考1977》表

“异常艰辛的赶考之旅,一次动人的青春之歌。”地方刊物《青年文学》这么形容《高考1977》。

“燕大生倾力写作,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人。”

渝市日报用这个标题形容余切的作品和余切的事迹。

当地则侧重于余家三代忠烈,详细报道这个家庭为共和国流过的血,再谈到余切出川北上之后,必然继承该优良家风,“青山不改三峡情,浓浓报国愿”。

树典型是媒体的常用手法,这一套在四十年之后还能用下去,尽管时有翻车,但历久弥新、效用坚挺。

《川省文学》是本地最重量级的文学期刊,也打算转载《高考1977》,现在高考刚刚结束,不能错过高考效应。

余切小说写的怎么样呢,是否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家潜力股?还需要更多作品来支撑,但余切肯定是个状元没跑啊。

这是个真货。他不会把符号“∑”抄写成“”。

《川省文学》是单月刊,最早到十月份能看到余切《高考1977》大作的出现,肯定比《红岩》要提前。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我先的,明明是我先的!

《红岩》杂志社的黄主编陷入到苦闷当中。

事实上,他本来想玩一个“真假余切”的鉴宝游戏,因为他不愿意相信面前这个“电影明星”是那个写出《天若有情》的老成作家。

但这一切的质疑,在看到“市状元”的那一刻就停止了,反而,加展为对余切的笃信。

因为黄兴邦有这时代人的普遍迷信,他过于相信人定胜天,相信天降紫微星。

八十年代初期,许多人有一种“神童”情节,随着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个人才能和天赋的关注度提升,各类天才少年、神童的报道逐渐增多,这一时期诞生了一种名为“天才热”或者是“神童热”的现象。

一方面,有关于“天才”的报道不断产生,媒体频繁报道和炒作,经由大众对传统纸媒的迷信,转为了对“天才”的崇拜和相信。

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也在支持这一现象。一些大学开始设立天才班、神童班,录取特别有天赋的少年,这种项目影响深远,就连余切所在的燕大也有天才班的设立。

黄兴邦相信余切在智力上,存在某些长之处,余切是这个时代放开思想后得以踊跃的众多天才之一。

根据《万县日报》上的报道,不仅仅是余切,他这个家族似乎都是一个基因突变的高智商家族——就像某些延续了数百年,在理工科、艺术、政治多方面都诞生人才的级家族。

如果余切宣布他有气功,会量子读,肯定是有人愿意相信的。

尊者,请为我开悟吧!

至于余切的新文《高考1977》,这是一篇介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而风格完全不同于《天若有情》的小说。

如果说后者正如同马识途一样的幽默风趣,言语朴实,前者却表现出了标标准准的知青文学特征——描写知青生活、表达理想情怀。

截然不同的文风,让黄兴邦意识到,这个余切确实是个天才啊。

这篇《高考1977》写的也不错,完全可以和《天若有情》一起刊登上去。

书友推荐:林深时见恕凡人修仙传之恶堕沉沦贵族学院的末等生白羊被迫阴暗的向导她翻车了(哨向np)公务员妈妈的非洲之旅 (无绿改)女神堕落系统天师下山,总裁老婆请自重当小三的快感当老婆出轨后暗恋[校园 1v1]淫悦帝王成长计划我在三国当混蛋韵母攻略今天的圣女大人也在努力生产「圣水」念华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皮囊死后成了竹马的猫高中三年,我让陪读母亲陪我上床
书友收藏:后宫催眠日记红颜政道做爱如少年开局我的母亲是最大的反派(云楼记)我在异界收女神仙媳攻略淫乱的大学校园乐队末日霸主系统美少妇爱上我系统之女神反转(反转人生)性奴校花迷情老板娘红楼之挽天倾(重置版)豪乳老师刘艳禁忌沉沦恋熟小鬼的干妈与美母凌霄仙母录我破了妈妈的女儿身顽劣小魔女的催眠sm调教一笙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