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氏夫人不愧是读过书的,性格又好,虽然一开始十分紧张拘谨,但很快就接受了莫郁,对他也愈发慈爱起来。
甄英莲的性格就更是有些偏向内向羞涩了。
好像她在小的时候就是个安静的孩子,安静并且爱笑,甚至还得过贾雨村的夸赞来着。
就连被人抱走了,也不过就哭了几声,然后就乖乖听话、让干啥干啥了。
这倒也不是说她的性格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只是她知道闹也没有用,反倒还会招来一顿或者是很多顿毒打,那就还是不哭不闹,先活下来要紧。
不知道她在被拐卖的那几年里,有没有想念过家里的人。
反正原著里头,她再次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年纪了。
当时的身份是薛蟠没过门儿的侍妾,虽然占着名儿,但是因为薛姨妈心软,觉得她年纪还太小,没有让薛蟠马上就霍霍了她。
后来也是正儿八经地摆了酒,才让她开了脸,正式纳了妾的,各种仪式都做足,但是也挽救不了她悲惨的命运。
那薛蟠没有得手的时候各种奉承、赌咒发誓地要对她好,但是得手之后,也不过两三个月就把她看得跟“马棚风”似的了。
至于后来又娶了夏金桂、纳了宝蟾,那就更是把这小丫头给抛在脑后了。
那个时候这甄英莲早就已经改名叫香菱了,听说这个名儿还是薛宝钗亲自改的,不过最后看,也并没有比她自己的本名儿好哪里去吧。
都是水生植物,还都是芳香、美好的花卉,最后却都零落成泥,凄惨死去,果然是人间悲剧。
莫郁看着眼前虽然羞怯内向但是还是言语温婉、举止得体的甄英莲,默默叹了口气,觉得回到京城之后,果然还是让贾敏好好给挑一挑,让这姑娘有一个好归宿吧。
至少这辈子别那么惨了吧。
莫郁本想着只跟封氏母女寒暄两句就走。
但是没想到封氏夫人这么客气,又是送他手工刺绣的书袋,又是招待他喝她亲自制作的清茶,实在是太热情了,便也就不好马上就走,而是坐下来小坐了一会儿。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来都来了,那不如还是把茶水喝了,坐坐再走。
没想到这么一坐,倒是又坐出些事儿来了。
他是那种想到啥是啥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个心声外放让在场所有人都能沟通听见的异能。
故此,他一边儿喝着茶,陪着封氏和甄英莲母女闲聊,一边儿已经把原著里头这母女俩的命运都给说了一遍……
就,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这些情节在他那儿已经算是烂熟于心了——问就是系统零零六的信息检索能力太牛皮了,只要意随心动,就能够知道所有自己想知道也能够知道的信息。
那么原著的内容显然就是最容易取得的信息了。
所以十分顺便地就原文重现了一下子。
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自己就是稍微走了下神,而且因为在“认真”喝茶,这种场景之下稍微沉默一点儿也并不算表现得太失礼。
但是封氏和甄英莲母女却是震惊无比,险些当成失态,把面前的茶杯都给摔了。
这还是她们母女第一次听见莫郁的心声外放。
虽然说,林家小公子这种异能早就传开了,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见识过这种异能的现场版本。
至少甄家母女是这样的。
第一感觉当然是无比震撼了。
想象一下,一个长得漂亮、性格又好,聪慧有礼,哪哪儿都完美的小公子正端坐在你面前喝茶。
忽然,半空中响起来一段儿话,好像是他直接在你脑子里对你说话,这种感觉,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跪倒在地,顶礼膜拜。
封氏夫人还真的差点儿跪下去的,好在甄英莲眼疾手快地拉住了她。
这甄英莲虽然年纪小,但是见识却比她娘封氏夫人高一些。
她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神通,但是也知道林家上下都是好人。
也知道自己当年能够获救纯粹是靠林家小公子给提供的拐子家的线索,又是林大人亲自带队抓拐子,杀进了拐子的老巢把她给救出来的。
这种恩情可以说是在世父母了,怎么可以做出那种惊慌失措,冒犯到恩人的事儿呢。
封氏夫人很快也反应了过来,她也很快就稳住了情绪,握住了女儿的手,母女俩继续聆听“神谕”。
正如莫郁所自我解嘲那样,他现在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