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多谢乔大人。”她想了想,补充,“冬至那日若是有空,倒还想请您来吃一吃将上的新菜呢。”
扩建是一定要扩的,因为桌子不够大、地方不够开阔,肯定谈不上锅子。
但这是要沈荔自己来做,她去哪查背后阻挠的势力?
最后,说不得也要托楼、乔二人帮忙。
不过两家铺子,合拢也就百十几两,不能算很贵。
大不了,算作乔裴的会员余额,给他尽数折算,以后供他把沈记当免费食堂,半算是还上这笔人情。
她主动邀请,乔裴自然无有不应。
冬至这日,他应邀来到店里。
沈荔见他到了,叫他先找个地方随便坐,扭头继续听宁宁和莲桂斗嘴。
乔裴一看,她这位掌柜的带头,芳姨和赵家兄弟三个大人也都看好戏似的在柜子后面嗑瓜子,听小孩吵架。
他心头微微一动,在一边找了张椅子坐下,跟照墨一起听起来。
沈荔好心好意分过去一捧瓜子:“来,先吃这个。”
乔裴接过来,又示意照墨递过去一盒细腻香软的绿豆糕:“这是来的路上在奎香楼买的。沈掌柜看看可还合胃口?”
京城三大酒楼,奎香楼、凌云阁、满庭芳。其中又数奎香楼糕点做得最好,乔裴也算投人所好。
不过,他家里难道没有厨子?
以沈荔对大庆朝的了解,但凡高级官员,家里养的厨子不少。
大菜也许说不上拿手,但点心是很会做的,因为这也是同僚交往必不可少的礼节。
不过两人也不熟,她并不问,只是礼貌点头:“多谢乔大人。”
客气地交换完礼物,又回头听小孩子吵架。
“若要说,我倒觉得有了上好的羊肉——上次掌柜说的,口外羊?”宁宁说得头头是道,“要是有了那样好的羊,底下的汤锅,就不要再加多余的菜了。”
莲桂嘴巴一扁:“可是菌菇很香啊!”
宁宁恨铁不成钢:“菌菇是香,但下到菌菇锅子里去的羊肉,不都是菌菇味了?哪还有多少羊肉味?”
两兄弟里的哥哥周全,最是和缓的性子,上前劝架:“各人有各人的口味嘛,莲桂喜欢菌菇香的,宁宁喜欢白水的,都很正常。”
一德也说:“是啊是啊,我就更喜欢吃辣的!特别香。。。。。。”
这下捅了马蜂窝,宁宁和莲桂都看过来:“辣味才不合适呢,笨!”
乔裴听得不免点头,暗暗赞同两个小姑娘对辣味的抨击。
但转而又有些诧异,问沈荔:“沈掌柜这里,似乎有很多种味道的锅子?”
沈荔点头:“也不多,香辣、菌菇、骨汤。若有好羊,也能做白煮的。”
如今,锅子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
陶锅石锅铜锅铁锅,在火候能被控制、油能大量使用之前,就已经让‘炖煮’这种烹饪方式,成为了大庆朝百姓的心头好。
煮好的汤,再用来烫些菜、下几根面,就是饱饱足足的一顿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