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叫她没想到的,是沈荔能如此快速地融入进沈府的氛围中。
沈蓉父亲,也就是沈荔的大伯,他在府衙内公务繁重,每日早出晚归。
她娘周氏又是那样的性子,只派了几个嬷嬷去教导沈荔一些基本的规矩。
衣裳有得穿便是,反正她又不出门,没人见得着。
按说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野村民,并不该学得这样快,但沈蓉却无意间发现沈荔是识字的。
她不仅识字,说话谈吐也自有一种潇洒之气。
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叫沈蓉看来,她妹妹沈荔,似乎正能合得上这文质彬彬之形容。
而她自己,不免有些文胜质则史了。
她是学着规矩长大的,在规矩里懂事,从规矩里获益。
即便再如何聪慧,也仅限于此。
除了规矩,她不知道该从哪里讨要自己的生活。
沈蓉反而很好奇沈荔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怎么能如此自得其乐。
她难道不想嫁人吗?她难道不怕,自己娘亲随便将她嫁给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吗?
要知道沈荔自己父母双亡,她母亲那头又没一个亲戚,否则她不会千里迢迢远赴京城。
周际作为大伯母,操持把控她的婚事是应有之义,换做任何人都说不出一个字来。
京城里只剩花架子的人家多的是,随便挑一个,就能让她有苦说不出,还碍不着自己的名声。
沈蓉揣摩她母亲的心性,只觉得说不定一气之下,她真做得出来这样的事儿。
但沈荔却总是出人意料,一点条件不谈就搬离了沈府不说,一转眼,又在京城开了一家自己的小饭馆。
沈蓉原本不明白她那些恣意的底气是从何而来,如今才终于有些懂了。
原来是因为她对沈家别无所求,所以周氏怎么待她,她不在意。
沈荔似乎对同龄女子最热衷的婚嫁之事也无所求,因此从没试过讨好周氏,以期让她给自己挑一门顶顶好的婚事。
更重要的是,她对别人无所求,前提是有自己的立身之本。
无需乞求长辈,也能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
但沈蓉虽能看清其中关窍,却一时想不到自己该从何做出改变。
从赏花宴回来后,沈蓉便常常走神。
有时她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有时她知道,却无法诉诸于口。
恍然抬头,面前都是低眉顺目、不敢直视她的丫鬟们,即便原本想说,也没那个意思了。
只是这日格外不同,贴身婢女从外头进来,代传话说:“小姐、小姐,二小姐到了!已经在院门口了!”
怎得如此匆忙?
沈蓉立刻让人请她进来。
却没想到,沈荔一来便道:“姐姐,过些日子我可能要下江南去。有一事,除了你,我再也找不到别人可以托付了。”
沈蓉见她说得极认真,表情也严肃起来:“你说,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我一定帮。”
说完又觉得不对:“你怎么突然想着要下江南了?”
沈荔是从乔裴那儿听说,太子受皇帝所托南下,这才起了跟他们一道下江南的念头。
其实自从周钊带来他师傅的消息,那食谱上明晃晃地记了不少好酒的秘方,沈荔就动了心思。
酿酒啊
那可当真是个暴利行业。
虽说按照现在的流水来算,沈记和凌云阁两家赚的钱,肯定是够沈荔攒她那进度条的。
只是能早些回去,当然是早些回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