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雅治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急躁。
持续的拉扯让仁王雅治有些焦虑,他试图改变比赛局势。虽然强行打出旋转球未必稳妥,但这是快速拿下这局最好的选择。
仁王雅治迅速预判球的落地位置,迈开脚步,快速向预计落地点移动。
切削球往往落地后弹跳较低,仁王雅治调整站位,降低身体重心,准备在较低的位置击球。
在球落地后弹起的瞬间,仁王雅治立即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在回球时施加上旋力。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回球尝试,仁王雅治在心中做好了准备,接受可能的失误。
不过,当非受迫性失误增加的时候,仁王雅治还是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一次失误代表不了什么,太宰治还是觉得将球交给仁王雅治处理更为稳妥。
策略的失误,使仁王雅治改变了想法,他选择使用更保守的方法。然而,在对手出现回球质量下降时,他并不确定这一球是否可以接好,以至于未能及时采取进攻策略,错失了可以扭转局势的良机。
这种失误,进一步改变了仁王雅治的心态。
原本可以利用的机会被浪费,不仅影响了比赛的走势,也打击了仁王雅治的信心,他在后续的比赛中显得更加被动。
另一边,对手的感觉变得微妙起来。他们意识到,对面的两个选手其实并没有多么强。这给了他们信念感,使他们相信这一局是可以拿下的,因而更为振奋,更加努力。
一阵风吹来,云层悄然无息地飘至,以一种不容抗拒的气势遮蔽了太阳。光线迅速暗淡,将整个网球场地笼罩在一片阴沉之中。
空气似乎变得沉重,立海大的队员们陷入了一片沉默,交谈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
双打中,选手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搭档。那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到了太宰治的头上,他对仁王雅治的心境有所察觉,但这不算特别棘手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先把接下来的球解决掉。
现在的情况下,由自己来接球,大概是稍好一点的选择,太宰治只能加强网前拦截。
纵然因为技术上的失误,太宰治丢掉了一些分数,但至少保住了发球局。
第五局结束,再次更换场地。比分2:3,太宰治一方依旧落后一分。
仁王雅治望着记分牌微微出神,不可避免地感到懊悔。如果他能正常发挥的话,现在不说领先,至少不会一直落后对方一局。
教练席上,幸村精市仍安稳坐在那里。虽然一时的走势低落让他有些许担忧,但看到太宰治仍然很淡定,他知晓一切仍在对方掌控之中,便不那么担心。
见仁王雅治不在状态,太宰治轻轻叹了口气。
太宰治走到仁王雅治身边,拍拍对方的肩膀,情绪仍然平和:“冷静一点。你打的很好,只要继续保持,我们一定能拿下这场比赛。比分不重要,你知道的。”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太宰治仍然没有安慰对方说输赢不重要。这场比赛必须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但是表现如何,与分数的关系其实不大。为了试探对方而丢掉几局,那样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就当做之前的一切都是试探吧,至少他们现在知道了对方擅长切削球,节奏也很稳。
想要打破对手的稳定节奏,可以尝试改变发球回球的节奏和球路,使用不同的速度、旋转和落点,迫使对手调整他们的站位和回球策略。除了底线的调整,网前选手也可以通过放小球来打乱对手的节奏。
对方擅长切削球,这一点也很好办。大家都有各自擅长的球技,但只要是球技,就会有破解的方法。
网前的高压和截击能强迫对方后退,限制对手切削球的使用,借此机会,尽量将球击向对手的深区,加大角度变化。深度和宽度的控制可以使对手做出更多的非切削回球,从而降低他们的优势。
将局势对仁王雅治讲解清楚,太宰治放缓了声音,接着说:“假如我认为有必要,那么我会提醒你,如果没有,你就按照你的步调进行。当你发现机会,需要我配合的时候,就给我打个手势,或者点头。”
下一轮应该由仁王雅治站到网前,而太宰治负责最初的一次发球。
比赛打到现在,双方其实都有些疲软,这种时候,假如太宰治来一发强力的发球,或许可以出其不意,直接拿下一分。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但现在这种情况下,太宰治认为,帮仁王雅治重建自信的优先级更高。
尝试着打乱对手的节奏,再用网前截击拿下分数,这虽然要耗费更多精力,也许仍会失误,但可能是更适合给仁王雅治机会的打法。
更重要的是搭档,而不是比赛本身。只要人在,以后比赛只会越来越多,胜利也会越来越多。
得到了太宰治的承诺,仁王雅治不禁安心许多。
开始新一轮的对局,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太宰治的提示,仁王雅治潜意识认为现在局势有利,心态自然而然地放松,得以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场上的情况也越来越好。
仁王雅治逐渐建立起来自己的优势,保住发球局之后,又拿下一局,成功追回一分,比分来到4:3。
立海大这边放晴的同时,对手方的气氛愈发紧张。
对面的两个球员绷紧眉头,皆感到令人难以喘息的压力,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控制着场上的局势,一直压着他们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