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巴南部港口到东方首都,公路行程近五千公里!沿途有高原,有戈壁,有荒漠,各种各样的路况都有,可以说,只要能开这一圈过来,就能说明车辆的性能可靠,质量一流!
这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广告!
首都西大门,燕山脚下,某基地。
秦富站在基地门口,和其他领导一起等待着斯太尔车队的到来。
“当年,二战前,下塔吉尔的坦克厂为了显示自己的T-34坦克性能先进,当时的设计师科什金坚持开着坦克,在寒冷的冬季一路开到了莫斯科,获得了大胡子的认可。”
“是啊,哈桑殿下说得没错,当年的确是这样。”负责汽车工业的饶领导开口说道:“现在,斯太尔开动几千公里过来,已经用实际性能打动了我们,就斯太尔了!”
“那接下来不测试了?”
“当然要测试。”饶领导说道:“该走的流程必须得走,不过,我们的车厂,也要做好接收资料,消化吸收然后投入生产的工作!”
说话间,远处的道路上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
这个年代,车子都是有棱有角的,因为这样好做模具,冲压方便,后世那种圆润的造型,对模具的要求很高。
斯太尔的车头呈楔形,发动机罩上面一条折线,上下都向后收,给人一种力量感,天蓝色的整体喷漆,搭配黑色的保险杠,看着很是醒目,驾驶室两侧,后视镜非常宽大,而且,在车子开动的过程中,驾驶室还在上下颠簸,这说明驾驶室和车子大梁不是直接固定的,而是悬浮式的,这样可以有效地过滤颠簸,提升舒适性!
最先开过来的一辆是最低端的991车型,只有两根车桥,但是就算是这个车子,也比老黄河高级很多!
后面还是双轴车辆,到了1491,就变成了三轴车辆,后面两根车桥,后面八个粗大的轮胎,看着格外给力,1891是四轴车辆,而2891,则变成了牵引车的方式。
车型不同,但是属于同一个系列,都是通过变更轴距、驱动方式、悬挂结构等等改出来的,整个车系,有大量的零件通用,方便后勤的维护保养。
整个车队,十几辆斯太尔,当它们整齐地停在基地的停车场的时候,众人已经围了上去。
人高马大、白皮肤蓝眼睛的斯太尔工程师走下来:“各位,很容易来到东方,我叫古斯塔夫,是这次测试的斯太尔方负责人!这次,我们一共带来了五个车型,十八辆车……”
车型指的是基本构成,发动机变速器后桥这些都一样,但是同一个车型,可以有不同用途,普通的载货车,高栏车,油罐车……这样,每一种车型,都会有好几辆。
“不错,我们对斯太尔重卡非常满意,希望能尽快完成测试,协商合作项目细节……”饶领导迎了上去,当看到这款车的第一眼,他就打定了主意,就这款了!
“古斯塔夫先生,这车……还有一些缺陷,在引进的时候,希望能修改一下。”
“什么缺陷?”古斯塔夫一愣。
“驾驶室太短了!在欧洲,或许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到了我们东方,希望能加长至少三十厘米,这样驾驶室的卧铺会更加舒服,方便我们的司机长途使用。”
整个西欧的国土面积也就东方的一半,西欧的各个国家,面积也就东方一个省,甚至是一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