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仁宗朝的对外战争和对内改革,就能看清楚宋仁宗这个皇帝的成色,他是一个好人,一个没有主见的滥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就是这个公认的老好人,对自己的妻女却是铁石心肠,狠心绝情,似乎并没有将后宫女子当做是人。】
赵祯:“皇后本就不是朕喜欢的,但天幕怎能说朕对儿女不好!”
【赵祯的第一任皇后郭氏是太后刘娥选择的,当时赵祯情窦初开,看上了一个商家女王氏,但商女的身份无法为赵祯提供助力,刘太后断然拒绝,为了斩断赵祯的情思,她做主将王氏许配给了义兄刘美的儿子。】
【这让赵祯对刘娥选择的郭皇后厌屋及乌,十分不喜,他更喜欢与郭皇后同时入宫的张美人。】
评论区
“还以为他有多么深情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移情别恋了。”
赵光义:“评价皇帝如何能盯着他的后宫?”
赵匡胤:“就赵祯这小子,文治武功有什么值得说的!”
刘娥:“王氏只是商家女,无法为你提供助力,郭氏却是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朝中故旧颇多。”
赵祯:“张氏也是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为何她不可以!”大娘娘就是想要反对我的意见。
刘娥:“大宋以文治国,士大夫势力强大,他们不会乐见一个将门女子成为皇后的。”
赵祯破罐破摔:“反正大娘娘总有理由,儿说什么都没用!”
【这位张美人美人薄命,很快就去世了,赵祯不顾郭皇后依旧正位中宫,追封张美人为皇后,这是仁宗朝第一次出现生死两皇后!】
【帝后感情淡漠,郭皇后也不甘示弱,仗着有太后撑腰,从一个文静娴雅的闺秀变得骄横自恣。刘娥去世后,她依旧不肯低头,最终被赵祯废弃。】
评论区
“当时后宫最受宠的妃子已经变成了尚美人和杨美人,这引起了郭皇后的嫉妒,尚美人仗着皇帝的宠爱,当面讥讽皇后,郭皇后想要抽她耳光,却被赵祯挡住,一巴掌拍在了赵祯的身上。”
“这就是吕夷简和范仲淹矛盾的起点,赵祯想要废了郭皇后,吕夷简与郭后有间隙,支持皇帝废后,台谏官员在范仲淹的带领下跪在皇帝寝宫门前集体进谏。”
“也算是破天荒头一次了。”
刘娥嘲讽道:“你只有在这种事情上,才会固执己见。”
【郭皇后被废,赵祯下诏在民间选择有德行的女子立为皇后,这时他又看上了一个茶商的女儿陈氏。虽然此时刘娥已经去世,但赵祯依旧无法顺心如意,百官纷纷上谏,不同意商女为后。】
【最后选来选去,勉强将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选为皇后。虽然这个皇后是他自己选的,但赵祯对皇后依旧十分冷淡。】
评论区
“郭废后去世后,赵祯下诏追复她为皇后,此时曹皇后已经在位,这是赵祯第二次生死两皇后。”
……
【数年后,赵祯最宠爱的后妃变成了张美人,还将她封为贵妃,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张贵妃在后宫的威势丝毫不弱于曹皇后。】
评论区
“不愧是史书盖章的喜爱美色,移情别恋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张美人出身也不高,父亲早逝,母亲在大长公主府做舞女。”
“看得出来,赵祯喜欢的都是这种小家碧玉型的。”
“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因外戚的身份,仕途一路顺遂,早年也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官员。”
“然而,张贵妃得宠后,他本性暴露,贪恋权力,恃宠妄为,仗着侄女宠妃的身份,多次向皇帝索要高官厚禄,赵祯也从不拒绝。还是包拯多次据理力争,才削减了他的一些权利。”
包拯:“哼!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
官家的名声都被他们玷污了!
【张贵妃三十一岁暴病身亡,赵祯以皇后之礼为她发丧,追封为温成皇后,第三次出现生死两皇后的现象。如此逾礼之事,旷古未闻,台谏连续上奏反对,赵祯都置之不理。】
评论区
“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赵祯还下令为其辍朝七日,京师禁乐一月,惟一的活动便是为温成皇后举丧。”
“真为曹皇后感到心寒。”
……
曹皇后: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