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成吧。”李平安想了一下说道,“其实咱们朝廷征收的赋税,不算多,就算是加边饷税,也是经过精心计算,老百姓是饿不死的。”
“但是难就难在,咱们大康的官员太多了,他们会层层加码,到了老百姓这里,压力就太大了。”
“他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土地,结果收成大多数被官员和豪强瓜分走了,朝廷背负了骂名,国库却越来越空虚。”
“这还只是老百姓困难,同时咱们大康,还有冗官、冗兵、冗费等诸多问题。”
“没有钱,还有那么大的开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问题。”
“我还是那句话,大康如果能够精简官兵,解决贪腐,再重新整顿军队,是有希望的。”
“我知道这很难,此时的大康,就像是半只脚进了棺材的病人,自身问题很多,旁边儿还有很多不孝子等着他倒下,好分享家产。”
“如果此时,不想办法下猛药,就彻底就不回来了。”
“世家问题,是最难解决的,王朝鼎盛时期还能考虑,现在只能先活命,再图其他的。”
寇相叹息一声,没有反驳李平安,反而继续问道,“如果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之后呢?之后你觉得该如何做?”
“我治理七里堡和龙州,也算是有了些经验,若是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便应该大力展农事,然后拓展工业,同时教育和展商业也必不可少。”
李平安说道,“农业是国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地寻找高产作物,同时推进农业技术的革新,一亩地产二百斤粮食和四百斤粮食,可以养活的人口是不一样的。”
“所谓的工业,便是我们七里堡大肆推广的机械等相关产业,他们展得好了,可以生产更为强大的武器,可以生产廉价的物品,让百姓得到实惠,可以反哺农业。”
“教育展好了,百姓的见识得到拓展,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好,种植出来的粮食也罢,肯定比往常要多,同时也可以为朝廷提供更多的人才。”
“如果有朝一日,大家可以吃得饱,能赚到钱,子孙可以读书,大家为什么造反?”
“至于商业,一来可以流通货物,二来可以去其他国家,吸取养分。”
听完李平安的话,寇相觉得有点老生常谈,因为他一直思索如何让大康富强。
为此,他翻阅了无数典籍,跟无数的门人子弟交谈,苦苦追求,却一直没有出路。
但是李平安说的这几句话,在结合他在七里堡的所见所闻,瞬间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其实,富强之路大家都知道,只是把困难的事情做成了就可以了。
自己所想的那些东西,反而是落于下乘,属于歪门邪道了。
寇相对着李平安拱手道,“老夫受教了,若是早些年遇到你,大康必然不会沦落至此。”
“寇爷爷谬赞了。”李平安赶忙上前搀扶起寇相。
就在二人交谈之前,一个工匠朝着李平安飞奔而来。
一边儿跑,还一边儿大声喊道,“刺史,刺史,咱们成了。”
站在不远处的护卫,立刻警惕起来,一个闪身,挡在看寇相面前。
侍奉在一边儿的王豆子,呵斥一声,“喊什么喊,没见到刺史跟贵客谈话吗?一点规矩都没有了吗?”
那汉子被踹了一脚,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激动的说道,“刺史,您说的肥料,咱们做出来了!”
李平安一听,也顾不上寇相了,告饶一句,就急匆匆地往实验室走去。
七里堡为了生产肥料,准备了很多原材料,诸如各种城中的厨余垃圾,动物粪便,海边儿的贝壳都在这一处实验作坊外面对着。
当做实验材料来使用。
这一处实验室,可谓是臭气熏天,平日里愿意靠近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这里确实七里堡把手非常严密的区域,一天到晚都有大量的乡卫把手。
负责实验的工匠,也都是李平安让老墨精挑细选,可以绝对信任的人。
李平安一进来,两个工匠正一脸兴奋地看着大棚里的禾苗。
地上有两块农田,其中一块是使用了生产出来的肥料的,一块是什么都没用的。
“刺史,您看,我们研究的配方成功了!”
一个工匠指着禾苗,激动的说道,“您看,它的涨势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