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疼不已:“暴殄天物啊!”
魏征:“如此奇观本不该修建,但既然已经建成,更不应该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焚毁。”
李治:“焚毁天枢并不能消除武周的影响,反而暴露了你的心胸。”
武则天:“宣临淄王李隆基觐见!”
武则天早已得知唐玄宗便是李隆基,也知道未来的安史之乱与他脱不了关系。本想着未来之事与一个孩童无关,没想到他居然如此恨自己!
就让这满朝文武好好看看,李唐未来的帝王到底是个什么德行!
第310章则天武皇
【武则天统治末年,天下太平,四夷安宁,继承人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年老体衰的武则天开始耽于享受,她将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当做掌控朝政的耳目,却在不知不觉中养大了他们的野心。】
李治似笑非笑:“面首!”
大唐风气开放,武后对此并不担心:“陛下,臣妾那时都七老八十了,过过眼瘾罢了。陛下,难道吃味了?”
李治:“朕只想知道,爱妃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还记得朕这个夫君吗?”
武后立刻保证道:“当然,在臣妾心中谁都不及陛下!”
只有李治才能给她那种惊心动魄、棋逢对手的知己之感!
【张易之、张昌宗插手朝政,陷害宰相,与群臣结怨,君臣母子关系顿时空前紧张,原本趋于稳固的朝局再次发生变化。】
评论区
“武则天的侄子都要为二张牵马执蹬。”
“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与永泰公主夫妻对二张不满,此事被二张添油加醋的告诉了武则天,随即三人便被逼自尽。”
“这可是武则天的亲孙子孙女。”
“张氏兄弟的嚣张跋扈让太子、公主与群臣人人自危……”
狄仁杰:“陛下英明神武,怎能将生杀大权交给二张呢!”
武则天:“难道是人老了便会糊涂?”
现在的她精力满满,绝不会将自己的权利交给任何人!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长孙皇后不由得对此人产生了钦佩之感。
她打破了千百年来封建礼教对女子的禁锢,登上了任何人都没有达到的高度。长孙皇后虽被称为贤后,却从未想过站在台前,为天下女子做些什么。
此刻,长孙皇后不免想要为武则天说一些好话。
“若以帝王相待,便是后宫嫔妃千百也无不可,武则天只有几个内宠,也算是克制了。”
李世民明白了妻子的用意,思索片刻,还是心情复杂地为此事定下了基调:“大唐风气开放,武则天只是内帏不修,并不能掩盖她的才能,知人善任,权不下移,堪称女中英主!”
群臣:陛下和娘娘也太大度了吧!她夺得可是李唐的江山啊!!!
殊不知,李世民想的更深一点,若不出意外,下一代皇帝定然还是李治,可是李治的儿子却没有一个能立起来的。
既如此,不如找一个能够延续国祚的太后临朝称制。
就像刘邦已经知晓吕后所行之事,却奈何不得她,因为若是没有吕后,汉朝也得二世而亡。
不过是权衡利弊罢了……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只有二张侍奉在侧。在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禁军统领李多祚等人诈称二张谋反,发动政变,杀死二张,逼迫武则天退位!】
【史称神龙政变!】
武则天:“呵,狄公推荐的好人才啊!狄公都去世五年了,还能掌控朝代更迭,怪不得后人将唐朝恢复国祚的功劳加在你的身上!”
张柬之、桓彦范都是狄仁杰力荐才进入中枢的。
狄仁杰只能为自己看好的人才再说上一句话:“陛下掌权可以,二张弄权不行,请陛下明鉴!”
崔玄暐是武则天亲自提拔的,没想到他也会参与其中。
崔玄暐:“臣正是为了报答陛下的大恩大德,才不得不如此行事。”
武则天心中恼火,却又发泄不出来,不免郁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