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0章
他们在科举体系中地位尊崇,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往往直接进入翰林院等重要机构任职,仕途起点极高。
二甲赐“进士出身”,人数不定,通常成绩优异者会被授予不同官职,在官场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震对明朝历史了如指掌,他清楚地记得,嘉靖朝共举行过十多次殿试,而嘉靖二十六年的这一次尤为出名。
原因无他,后世大名鼎鼎的名相、改革家张居正,正是在这一科考中二甲第九名进士。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他在万历年间担任内阁首辅,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史称“万历新政”。
在政治上,他实行考成法,整顿吏治,使得各级官员办事效率大幅提高。
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并为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一举措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上,他任用戚继光等名将,加强边防,巩固了明朝的国防。
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朝中期以来的颓势,使国家一度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局面。
张震忽然意识到,既然这里有嘉靖二十六年殿试的试卷,那会不会也有张居正的试卷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他只觉得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要是真能找到张居正的亲笔试卷,那简直就是老天爷眷顾,这份试卷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简直不可估量,必将成为无价之宝。
张震刚刚伸出手,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翻找箱子里的试卷。
可就在手指即将触碰到下一张试卷的瞬间,他像是被一道电流击中,猛地回过神来,强行控制住了自己的动作。
他深知,这些试卷历经了四百多个春秋,纸张早已脆弱不堪,每一张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倘若因自己一时的冲动随意翻找,导致其中几张损坏,那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堪称千古罪人。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倒不如先将箱子妥善转移到合适的地方,等准备好专业的设备,营造出适宜的环境,再对这些试卷进行仔细辨认。
同时用氮气保护起来,最大程度地确保试卷的完整性。
想到此处,张震满脸不舍,却又动作轻柔地将手中那张状元卷子轻轻放回箱子。
仔细抚平试卷上的褶皱,仿佛在安抚一位沉睡的历史巨人。
接着,他用力将箱子盖关严实,确保密封到位,不让一丝外界的空气或湿气进入。
随后,他扭头叫来身旁一个手下,神色郑重地吩咐道。
“你去,再找四个人,一起把这箱子抬到我的书房去,记住,一定要轻拿轻放,就像抬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样小心,明白吗?”
手下赶忙点头,转身迅速召集了另外四人。
众人来到箱子旁,围成一圈,蹲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托住箱子底部,然后齐声喊着号子,缓缓站起身来,迈着极为缓慢且谨慎的步伐,抬着那个箱子一步一步地走了。
张震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将目光投向眼前那密密麻麻、超过一百个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