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好吧,那我就创办一个女子学院,当一回校长!”
江瑶闻言沉吟了几秒,随后笑着答应下来,校长她还没做过,听起来似乎挺有趣。
当然了,其实江逸让江瑶做这事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她一个人开办女子学院,又能教导几个学生呢?
江逸准备在大汉的各个州郡都派遣出一百名教书先生,而他们的要任务就是推广天书基础篇,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开始修炼。
这种属于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只要百姓配合,那么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天书基础篇传遍天下。
随后便是成立小学,中学和大学,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始一步步培养人才。
好在江逸可以具现出他想要的各种人才,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否则哪天他实力滔天,但是在没有成仙之前,想要让整个羽化仙朝按照他的想法改变,那也是难上加难。
接下来的日子,作为仙乐公主的江瑶在洛阳开了一家女子书院,负责教导洛阳女子读书写字和科学知识。
这也使得天下百姓明白了羽化大帝推广教育的决心。
与此同时各州郡,小学和中学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没人知道那些教书育人的先生是从哪里来的,也没人知道那些拔地而起的楼房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倒是通过学习建筑学,知道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知道了水泥建造的房屋比石头建造的房屋还要结实耐用。
当然最令百姓们感恩戴德的还是朝廷免费放的高产粮食种子,毕竟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了。
朝廷不仅免除赋税和徭役,放高产种子,还派大量官员下乡,亲自给百姓讲解高产粮食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贮存方式,这怎么能让百姓不铭记于心呢?
经过农业部官员们的耐心讲解,百姓们全都学会了红薯,土豆,玉米,小麦,杂交水稻,花生等一系列农作物的种植以及贮存方式。
而且羽化仙朝还在各州郡修建了宽广结实的水泥路,取代了原先的官道。
这让各州郡彼此之间以及各州郡和洛阳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便利,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此时羽化大帝江逸在羽化仙朝的名声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地步,天下百姓无不认为江逸乃是千古未有的圣君。
当然了,百姓们享受到了江逸的政策红利,所以对江逸感恩戴德。
但是世家门阀却因为被江逸的政策动摇了根基,所以对他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