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按照时间线来说杨广算不算第一个这么微操的皇帝?难道后面的那些都是跟它学的?】
【嘶,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啊……】
……
天幕悠悠然划过。
高句丽一方的投降书很快便往这边送来了。
但杨广此人,做什么事情都必要一个轰轰烈烈。
他怎么可能接受如此平平无奇的胜利呢?
他一声令下,“今日,朕就要荡平这高句丽!!”
并且,杨广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特征。
——特别追求‘效率’。
他不仅要赢,而且要战决的赢,迫不及待的要让自己的英姿传遍天下,铭刻史书。
【为战决,隋炀帝令三十万大军自带百日米粮排甲,北上渡江孤军深入。】
并下了死命令,【敢遗弃米栗逃窜者斩。】
什么意思呢?
简而言之,杨广大手一挥,让士兵们各自背着足以支撑自己百日的口粮,爬山涉水远渡千里去打仗啦!!
后勤部队不跟啦!
一个人要如何背得动足够自己吃一百天的粮食呢?
那杨广不管。
反正他粮食准备了,谁要是敢半路遗弃,就杀了!
历朝历代,敢死队其实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但大部分要么是为了打开先锋的口子,要么是被逼入绝境破釜沉舟的决战。
杨广呢,单纯就是压根不在乎军队死活。
他一切行动的导向,只有一个。
要赢,要的赢,要风风光光的赢。
高句丽那边呢,得到这个消息,简直都惊呆了。
“什么?他们真的孤军深入,还要渡江?!”
报信的人犹豫了半天。
说是孤军吧……那毕竟可是三十万人啊。
高句丽将士中很多擅长水战的,闻此消息何止喜不自胜。
高句丽王甚至以为是自己的投降让杨广放松了警惕,顿时得意的尾巴都翘起来了。
“呵,这就是本王的诈降之策!!”
于是,趁着疲惫又心如死灰的这批隋军渡江,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率军半渡而击。
要知道,隋炀帝征召的这批人大多都是乡野民夫,根本没有系统的受过训练。
陆地战尚且能凭借蛮力起点效果,水战纯纯就是罚站。
而且长途负重跋涉,他们早已消耗了绝大多数的体力,遇见突袭压根没有反抗的力气。
三十万主力军在这场水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仅两千多人逃了回去。
【骸骨相望于道】
高句丽一方压根也没想到隋军看着凶猛吓人,实际上这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