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不已的慕秋瓷,只能先处理小可汗的后事。
各部落首领都来吊信,或真心或假意地安慰她,实则如孔雀开屏。
小可汗死了,没有留下血脉。
那么谁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可汗。
掌握实权的王后的选择,在此时尤为重要。
不管是为了权力还是为了美人,亦或者两者都是。
各部落首领在彼此竞争的同时,在王后面前疯狂开屏。
慕秋瓷哪个都不想选。
她已经在漠北经营多年,手握军政大权,很多部落是直接追随于她个人。
说是王后,实则是女王。
有意思的是,在漠北语里,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词。
没有新王,她就是永远的女王。
她不需要一个新王出现。
不过现在还不能直接表露她的意图。
于是,慕秋瓷选择“复仇”。
在草原上,女人为丈夫报仇,一直是值得称颂的事情。
即使在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中,女人如财产般被一代代继承,但骁勇与血性流传在所有草原人的骨子里。
若有刚烈的女性在丈夫被杀害后,选择复仇,同样会得到所有草原人的称颂。
在草原上流传的故事中,就有这样一位女子。
在丈夫被敌对部落残忍杀害后,孤身返回出生的部落纠集人手,亲自带人杀了回去,将敌对部落屠杀得一干二净。
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杀死。鲜血染红整个部落,头颅堆积成塔,以告慰亡夫在天之灵。
曾经繁盛的部落一夕之间烟消云灭,只剩下那座骷髅塔经久矗立在草原上。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人人都在传颂这位为夫报仇的英勇女子,她的威名传遍了整个草原。
所以,只要冠以“为夫报仇”之名,哪怕慕秋瓷做得癫狂了些,灭了几个部落,大家也都会理解她的。
不理解的肯定是凶手,没什么好说的,骷髅塔贵宾席一位。
当王后要严查凶手,为小可汗复仇的消息传出来后。
原本竞争可汗之位、跳得很高的几个部落首领,瞬间息声了。
就连去王后身边孔雀开屏的,也变得小心翼翼了许多,更注意分寸。
谁也不想这时候被王后盯上。
“为夫复仇”的慕秋瓷,定期处理一批碍眼的人,将她的政策更顺利地推行了下去。
“公主,又解救回来一批新的奴隶。”
虽然已经成为王后多年,寒玉明潇这些跟她从慕朝来的侍从,还是更习惯于叫她“公主”。
慕秋瓷正好手里没事,就跟着去看看。
成年奴隶在检查完身体接受治疗之后,会被直接带去所分配的千户处报道。
会被带到她这里收留的,只有一些已无亲人在世的奴隶孩童。
对待孩童,慕秋瓷总是更多几分不忍和怜惜。
“王后到。”
随着通报,原本在宫帐前清洗用餐的奴隶孩童哗啦啦跪了一地。
奴隶们的跪姿都像是蜷缩趴伏,把身体蜷缩起来,保护住柔软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