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那拉氏,也会经常派人去问觉罗氏身体安康,但那拉家大事儿,她并不会插手,任由那拉家兄弟做主。
出嫁女,在娘家的事儿上,总得有个分寸,有个度,很显然,年氏现在是越过这个度了。
“我听闻年羹尧以前也是个才子,还打算科举,但年氏总觉得他在兵法上十分有才能,总撺掇他考武举。”胤禛皱眉说道,还有年希尧,年希尧是已经中举了的,现下是在钦天监,因着他算学厉害,又会看天象,钦天监特意将人给要了过去的。
但年氏总规劝年希尧去翰林院。
插手娘家的事儿也就算了,但这种在兄弟的前程上指手画脚的事儿,胤禛就觉得,不只是有些过度了。
乌雅秀贞也忍不住跟着皱了皱眉,年希尧此人,在算数上有大才。但前期确实是有些不太显的,也就是年家出事儿之后,他才精心编著了几本算数书,也才扬名。
当然,他本人在文学上也是十分有造诣的,但和算数比起来,就有些差距了。
至于年羹尧,也是考上了举人,年家是读书人家,书香世家,年希尧兄弟两个,这文学上自然是不会差的。年羹尧也是做了官儿之后,被调到地方上,打了几次土匪,这才在兵法上显出天赋来的。
年氏这规劝……怎么像是知道最终结果一样?因为知道这兄弟俩仕途上最终的荣耀,所以,现在要规避掉中间的过程,直接在最有天赋的事情上努力,以期获得比上辈子更大的成就?
乌雅秀贞想到这个,面色就忍不住变了变。
【作者有话说】
同类型快穿新文《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预收文《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文《我是表妹》,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165章
◎仓促也只能如此了。◎
乌雅秀贞自己就是重生回来的,听到年氏这情况,自然是第一时间联想到自己这事儿来了,她觉得,年氏十有八九,和自己是一样的。
但又有些奇怪,年氏上辈子过的并不是如何好,生的孩子全没站住,年羹尧被砍头,年家被抄家清算,年希尧被流放,一家子没个好下场。
年氏要真是重生回来的,为什么还要再嫁给胤禛呢?难不成因着一个贵妃,她就非得认准了这宫里?
乌雅秀贞是有些不太理解这想法的,若非是她自己一回来就躺在屋子里坐月子,已经生下了胤禛,那么按照她的打算,她该是拒绝掉太后的提议,然后在宫里老老实实的熬上几年,再出宫逍遥自在的。
宫里……别看她现在是贵妃,但每天也都是提心吊胆,一睁眼就要先自省,看自己前一天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再考虑自己今天要做什么。所说所行,会不会牵扯到子女儿孙。
真的,在宫里,她总觉得自己会少活很多年。
年氏那上辈子,过的也并不算如何好啊。是富贵留人,还是对胤禛真有感情?
乌雅秀贞一边想,一边疑惑打量胤禛,就这样一张脸,值得年氏重生一辈子还得再扒上来?她更相信,年氏是为了权势地位。
胤禛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额娘,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
“不是,就是觉得年氏这人……之前落水的事儿,我提醒过你福晋,现在再提醒你一次,既然不是别人算计,那十之八九就是年氏自己做出来的事儿了,你汗阿玛之前提过要将年氏给你的事儿,因此我也没有仔细探究年氏的想法,现在人既然在你府里了,你自己还是要多留意些的。”
她并不惧怕年氏,年氏若是个聪明的,自然会隐藏这个重生的事儿。年氏要真是个……看上了胤禛这张脸,想要和胤禛重续前缘的,脑子不清醒非得要将这事儿说出来的……那说去呗,她乌雅秀贞虽说是改变了许多事情,但并没有留下任何把柄,所以无论年氏说什么做什么,都妨碍不到乌雅秀贞。
天灾人祸,是乌雅秀贞做梦得来的,而且,乌雅秀贞做的问心无愧,哪怕是康熙觉得她也是重生的,对这事儿,也指摘不出来什么。
改变对胤禛的态度,那就算是将上辈子她的偏心扯出来说,这天底下,哪儿有和父母一辈子结仇不愿意解开仇恨的?再者,就算是上辈子,胤禛也尽力的展现自己的孝心了啊。这辈子哪怕是知道她曾经是偏心的,但一来没有亲自感受,二来她这辈子可没有偏心,胤禛也挑不出什么刺儿来。
养住了六阿哥和九格格,这是乌雅秀贞的本事。宫里其余没站住的,那是乌雅秀贞有心无力。再者,别说是宫里了,这京城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九格格才是医术最好的那个?
就算是乌雅秀贞提前提醒了后宫的女人们要留意自家孩子,她们会听吗?怕是还要以为乌雅秀贞在威胁她们呢。举个例子,宜妃的十一阿哥,乌雅秀贞提前说,你这个儿子养不住,不如交给我照看。
那宜妃会如何想呢?
大抵是觉得乌雅秀贞失心疯了,是在诅咒她儿子呢。
到了十一阿哥病重之后,乌雅秀贞就更不能提这事儿了,她自己都是靠熬着将六阿哥和九格格给保住了,她又不会医术,带了十一阿哥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亲眼看着他死而已。
所以,乌雅秀贞是完全不用担心年氏的。一来是她没有什么把柄落下,二来是问心无愧,不管是对待康熙还是对待子女,甚至,对待百姓,她都能说一声自己无愧天地。
既如此,那就算是年氏将她重生的事儿说出来,也并没有什么影响。
她只是怕年氏会影响到胤禛:“若是她胡乱说些什么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者话,你就不要听。”
她就怕年氏提前提醒了胤禛才是这场夺嫡的胜利者,那到时候胤禛万一一个疏忽,出了差池——知道了最后结果,他还会像是上辈子那样谨慎小心,低调内敛,不争不抢,然后得到胜利吗?
胤禛有些诧异:“额娘为什么会这样说?年氏是说过什么吗?”
“之前她落水的时候,叫了一声四爷。”顿了顿,乌雅秀贞说起来这事儿:“当时我给压下去了,只十四知道,之所以要压下来,是怕让人觉得,你和她早有私情。”
四爷这种称呼很常见,朝堂上的官员,外面的侍卫,后院的女眷,伺候的下人,都要叫胤禛一声四爷。但是这许多人里面,绝不包括进宫参加选秀的秀女。
秀女进宫,没有指婚之前,都是不确定去处的,绝大部分甚至是要留在宫里给康熙做女人的。这些人呢,见了男人,称呼该是客气些的,以爵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