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得好好打听打听吗?根据往年京城,好东西都是从京城蔓延开的,等京城里的成了规模了,外面可也要有了,到时候别乡亲们一问,自己这个出来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竟是三不知。
那可丢大人了。
胤祥也不拦着人打听,只一点儿,务必得强调这沼气的危险性。只这爆炸一条,就能劝退许多人了。
灯看着好,但也不是很必须,但命只有一条,真丢了可就没了。
趁着外面热闹,京城周边小摊贩都多起来了。现如今是十四管着京城这边的防护,进宫也是说起来这发愁事儿:“人一多,事儿就多,这边丢个东西,那边有个拦路要钱的,天天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我不想干这个,我想干大事儿。”
他所谓的大事儿,就是之前八阿哥想法子,将他塞到了云贵那边去平叛。那次倒是大获全胜,十四也得了康熙夸奖,于是他就恨不得天天都是这种事儿。
乌雅秀贞都是很无语的:“朝廷清明,百姓富足,才不会出现那种叛乱,你倒是指望着朝廷的好吧,指望百姓们日子过的顺坦吧,可别整天闹幺蛾子了。”
想起来十二格格她们,就交代十四:“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回京,你且派人去打听打听。”之前十二格格她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正赶上胤礽逼宫,胆小点儿的,像是十七格格的额驸,出了正月初三就连忙带着部落里的人回蒙古了。
十二格格倒是多停留了几天,但也没到正月十五。
因着那会儿不管是宫里还是外面,气氛都不太好,乌雅秀贞也就没来得及给十二格格准备礼物,现下这局势缓和了,乌雅秀贞就打算将这份儿节礼给补上,若是十二来呢,那自然不用送了。若是不来,那就需得想法子送了,到时候也不知道胤禛他们兄弟几个,哪个得空。
到用人的时候,也就发现儿子多,还是有些好处的。
【作者有话说】
快穿《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求收藏,预收文清穿《完美耿贵妃》,完美系列重出江湖~~~预收文现言《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快穿文《我是表妹(快穿)》,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223章
再一转眼,这天儿就有些冷了,十四答应了帮乌雅秀贞给十二格格送东西,一直到年底才算是回京。回了京城,一时没别的差事了,他就清闲了几分,索性就只带着人在外面闲逛——年底冷,京畿大营日日里也只操练半天,一来是怕出汗伤风,二来呢,年底也是调岗的时候,到这会儿,十四就用不上了,所以也就得闲了。
他日日里往外跑,一开始乌雅秀贞是不知道的,后来还是听九格格告状了,说是十四在外面一掷千金的捧戏子呢。
一听这话,乌雅秀贞顿时就来了气儿,怎么说呢,前些年,十四也弄过这事儿。乌雅秀贞也问过了十四福晋,十四福晋并不愿意很插手,干脆就是乌雅秀贞自己出面将十四给训斥了一番的。
现在他是不长记性,又来了一次。
乌雅秀贞让六阿哥将十四给抓到宫里来,就问十四那银子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拿了府里的。十四拒不承认,他自己有庄子有铺子的,还用朝府里伸手要钱吗?府里那些钱,进进出出的,自家福晋是心里有数,别说是几千两银子了,就是几十两银子,自家福晋也能清清楚楚。在府里支钱,不是明摆着告诉自家福晋,我要拿钱去挥霍了吗?
所以,他那银子都是自己在外面置办了产业——当初乌雅秀贞分给他们兄弟的,按照胤禛和胤祚之前的操作,是要给福晋掌管,管着府里的一应支出的。后来出宫建府,康熙给的那些呢,也都是用在了府里,给府里置办了产业的。
他皇子阿哥,也是有月例银子的,当然,这银子都是内务府送到府里来的,十四也不曾伸手——总不能说自己的那份儿单独拿走,不养活妻子儿女吧?
可他一个皇子阿哥,想要弄点儿钱,那还不是一个眼神的事儿?倒不至于牵扯到贪污不贪污的,人家要送他孝敬银子,他总拒绝也不好意思是不是?毕竟人家诚心诚意的……
没等他说完呢,六阿哥就在他脑袋上使劲敲了一下:“诚心诚意?我现在也是诚心诚意的想将你暴打一顿,按照你的逻辑,你是不是也该受着呢?”
六阿哥冷笑:“好的不学学坏的,你看看四哥,可曾要过外面一点儿孝敬银子?你倒是好,堂堂皇子阿哥,不说为朝廷为百姓,竟是只想着自己享福,你倒是好得很呢。”
十四就有些不太服气:“又不是只我一个人如此,大家不都如此吗?外地的官员进京,总得要上下打点一番,京城的官员想要个便利,也想要打点一番。再者,我还是旗主,那旗下人想孝敬,我也不能拦着是不是?”
旗主这事儿,是半年前的事儿,胤禛是被册封为雍亲王之后,就得了镶蓝旗的旗主位置。十四则是半年前,得了镶红旗的旗主位置。
总共八旗,也只胤禛,胤祺,胤祚,胤禩,还有胤祯这五个人得了旗主的差事。
这也是十四十分得意的原因之一,旗主是什么?旗主就是整一整个八旗,完全属于旗主了,是统领,是主子。就举个例子,胤禛想要吩咐镶红旗做点儿什么事情,他雍亲王的身份,都比不上十四阿哥这个旗主的身份有用。雍亲王说了不算,旗主说了才算。
当然,旗主也是人嘛,所以一般情况下,旗主也是不会很反抗官职更高的人的。
但旗主这个特殊身份,也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现下也就是康熙的亲儿子才能做——上三旗是在康熙自己手里,剩下的五旗,才分给了胤禛等皇子。
六阿哥听他不服输,又伸手,但是伸出来一半儿又顿住,转头看乌雅秀贞。乌雅秀贞摆摆手:“只管打,长兄为父,你汗阿玛暂且没精神管这闲事儿,你们做哥哥的,就需得教导他。人家做了是人家,你是谁?你亲哥哥,有名的铁面王爷,连进京告状的人,都能第一个想到他。你做弟弟的,不说支持他,竟是背着他弄这些乱七八糟的,你可真是个好弟弟。”
乌雅秀贞上辈子是并不觉得这种事儿有什么的,大家都如此,那就说明没有错。但是后来吧,看胤禛呕心沥血的整治朝堂贪官污吏,又是什么养廉银,又是什么冰敬炭敬的,还落个抄家皇帝的名声,她就觉得,胤禛既然觉得这事儿不对,那就肯定是不对的。
毕竟呢,胤禛是做皇帝的。胤禛这皇帝做的好不好,她也不听那些读书人的,因为读书人不一定屁股做的端正,也有可能是歪着身体的。她只看民间百姓是如何说的,百姓有东西吃,有衣服穿,造反闹事儿的少,那就说明胤禛这皇帝做得好。
康熙做皇帝的时候,还几乎是年年有民间起义呢。但等到了胤禛,这种事情就大大减少,这说明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胤禛必然才是更好的。
胤禛更好,那也就说明,现下的这些,胤禛不赞同的,那就是错的。
她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老十四,最后还落个贪赃枉法的罪名吧?小孩子小时候不教导,那长大了可真是要坏事儿的。
乌雅秀贞又说道:“你身为皇子,吃喝穿戴,都是百姓供奉,你不说反哺百姓,竟还打算吸血,你可真是个好皇子。老六,不用留情,狠狠的打,打到他知错。”
六阿哥得了亲娘吩咐,那就一点儿不留情了。当然,也没人敢按着十四,十四那叫一个上蹿下跳,蹦跶的永和宫都像是安装了一个跳跳球。
正打着呢,十四福晋就进宫了,是乌雅秀贞让人将她叫进来的。
一来是十四这事儿确实是做的不地道,二来呢,也是有事儿要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