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本来决定的,自己今儿来这一趟,日后怕是就要仕途无望了,怕是也就只能做个富贵闲人了。万没想到,事情还能有如此转机。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地图,胤禛却是招招手,让苏培盛将午饭给送了进来。没办法,不吃饭不行,不吃饭就等着被后宫女眷给围攻吧。
不光是乌雅秀贞和那拉氏,年氏也总盯着呢,若是知道他一日三餐不按时,指不定要水漫金山。
胤禛再如何心狠绝情,对上女人,就总有几分发不出火的憋闷来。
十四盯着地图看的连眼珠子都不动了,他想的是开国的艰难。无主之地,也不一定就是没有人烟的,若是有人烟,那总不能将人屠戮殆尽,但凡有遗留,怕都是祸患。
所以,最好是安抚,融入。
可言语不通,习俗不同,这个安抚融入,不一定得用多少功夫。
胤禛虽然承诺要人给人,可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人家凭什么就跟你远离家乡,去海外一个未知的地方建立国家去呢?
再者新国家需得有朝廷,有律法,他倒是可以照搬大清的,但是人才从哪儿来?就胤禛这小心眼,能将真正有用之人,平白给他十四?
还有武器……
十四心里思索良多,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然后,他就忽然顿住了——所以,他都已经做好了选择吗?
胤禛已经快吃完了,他午后是没有睡觉的习惯了,但要起身走一走,免得总坐着不动,不好消化,对身体不好。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嘛,他虽然不指望能活九十九,但和汗阿玛一般岁数也行啊。
十四猛然转头:“我选第三条,但我也有条件,我要带走八哥和九哥,还有十哥。”
胤禛嘴角抽了抽:“整个八爷党都带去,你嫌弃你自己日子太舒服是不是?”
人家是一整个团体的,你十四有本事能压得住人家吗?到时候可别你新国家没建立起来,先被老八和老九给架空了。到时候,不一定谁做新国家的主人呢。
“你总觉得八哥心思奸诈,可我却觉得八哥为人至善。”十四说道,胤禛不吭声了,脸色阴沉沉,这也是他和十四的争执之一。
十四顿了顿,又说道:“再者,八哥素来聪慧,他能不知道这钱和人,都是看谁的脸面给的吗?但凡皇额娘好好的,老八和老九,就不能对我做出什么。”
再者,他说了,带八阿哥他们,可没说带八福晋和弘旺这些人。
是,八阿哥他们可以再娶妻,但也绝不会说,就将这边的妻妾子女,半点儿不关心了。
胤禛顿了顿,点头:“既然你有这信心,那人,朕就给你。”反正到时候十四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只要人没死就行。再者,就算是被老八老九夺走了地位权势,那到时候,也正好给了大清发兵的理由了不是吗?
虽说个这海岸,不好管理,但也可以效仿治理台湾。到时候,大清的版图,指不定就能再扩大一番了。
所以胤禛很大方:“只要他们愿意跟你去,朕不会不答应,另外,兵马朕打算给你一万人,钱财……”
钱财这方面,胤禛却是没有多的。
接下来就是兄弟俩讨价还价的环节了,胤禛给一万,十四要十万。胤禛说一百年,十四只给五十年,兄弟俩时不时拍桌子,谁也不服气谁。
争吵声音之大,差点儿没将养心殿的房顶给掀开了。
六阿哥急匆匆进宫,本来是听说皇上和十四吵起来了,他还生怕胤禛一怒之下,将十四的脑袋给砍掉呢,所以急忙忙就进宫来了。结果,进门却是发现兄弟俩虽然面红耳赤,却谁也没动手。
隔着一张桌子,两个人面前摆放着地图,你一句我一句,两个人争论的口沫横飞。
等六阿哥弄明白了他们在争吵什么,顿时就有些无语,但立马就选择了阵营——站在胤禛这边。毕竟,他可是大清的臣子。这种做买卖的事儿,必得站在大清的位置上争取。
幸好胤禛中午吃了午饭了,否则真不一定能吵的赢——十四阿哥因为没吃午饭,吵架到下午三点,忽然没力气,精神不济,惨败。最终只得了三万兵马,以及二十万两白银的承诺,然后,作为交换,新国家成立之后,需得上贡八十年。这八十年,十四自己可以选择开始时间,可以是建国之初,也可以是等国家繁荣之后。
上贡的东西也定为金银,白银一年十万两,粮食一年十万斤。若是粮食不够,可以用金银来顶替,或者用别的东西来代替。
另外有不少别的细节方面的,比如说,若是遇上天灾人祸,天灾的话,大清方面得给与帮助,人祸的话,大清这边需得只支持十四。
还有朝廷这边给的兵马,需要准备多少盔甲,还有战马,还有武器,还有船只,大炮,火铳之类的。
这些全都是六阿哥记录下来,准备回头整理一下,然后抄录两份儿,一份儿是大清这边保管,一份儿是十四这边保管。当然,盖章,签名,指纹画押,一个都不能少。
十四从养心殿出来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肚子实在是饿的受不住,也赶不及出宫了,索性就直奔慈宁宫。
进了门给乌雅秀贞行礼,伸手就抓了桌子上点心吃,乌雅秀贞看出他饿的着急了,就忙让人去倒茶,又赶紧吩咐道:“让御膳房快一些下一碗面条,大碗。”
又说十四:“你慢着点儿吃,点心噎人,容易呛着了,喝口茶,略等等,面条一会儿就做好了。”
十四连着吃了五六块点心,这才觉得肚子饿的心慌的劲儿稍微的过去了一些,他一杯茶灌到肚子里,嘴里就开始指责胤禛:“老四个抠门的,真的,还说是亲哥哥呢,我就没见过这么抠门的人!连一碗饭都不舍得给我,他自己倒是在上面吃的香喷喷的,眼睛白长了,就看不见个人!”
那合约书的事儿他没说,但这也是他吐槽的主要目的之一,胤禛就是抠门,大清几万万人口呢,多给他点儿怎么了?再说了,大清富足,现在少一部分,那以后十来年就给填补上了是不是?
他这边可难了,带着人刚到陌生地方,这成亲生子,指不定都要延后十来年,而且人吧,死了就没了,这是不可恢复的消耗品,结果这抠门就只愿意给他三万人!居然还包括工匠,学子,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