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元笑呵呵的说:“这一块是沙石地,很多地方都种不了庄稼,不在育林和农耕的指标内。”
说起来他是如指家珍,至于看得见的那些破房子,大多年代久远的危房了,要拆掉也不用赔多少钱。
“这是有点远。”陈丹开起玩笑:“不过李老板,您可是我们东里镇有名的地头蛇啊,不和那些过江龙争一口吃的未免太怂了吧。”
李德元老实交代:“那头的地我不敢想,说真的已经镇里已经表态了,现在去想简直是在得罪人。”
而且他有自知之明,自己肯定抢不过市里来的那群大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李德元别看脾气火暴,做事一向是小心谨慎,哪怕是开发房产也给人一种缩头乌龟的感觉。
开发城中花园,就是看好了这块地没什么得拆迁的,地方是偏僻但麻烦事少。
他打的算盘是,开发好了少赚一点就行了,比起有麻烦的横财他现在老了更倾向赚安稳钱。
当然他也有野心,一看那些大开放商闻风而动,就开始琢磨着该怎么跟风赚一笔。
乱葬岗那边的地是没指望了,开发城中花园的时候,镇里半买半送的想叫他把乱葬岗的地也一起拿了。
一是老李没那钱,二是老李没那么大胃口,觉得那地方邪门也不敢碰。
现在他是肠子都悔青了,曾经看不上的破地现在轮都轮不到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放到路尾这块。
他是这个村的本地人,亲戚众多村里领导都是亲戚,选择这边有他出面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光是拆迁这一块应该不会惹什么事端。
李德元在这一带有威望,也有实打实的宗族势力,在这里开发他可以保证不会有乡民闹事的情况出现。
听完他的话,陈丹思索了一下,不得不承认李德元考虑得很全面。
他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在镇上势力很大在自己的村里那更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些年没少捐钱修桥修路的脑袋上还顶个乡贤的面子。
各方面的交情都好,在本镇的人脉也是数一数二。
事实上按照上辈子的记忆,元气大伤的李德元也这么干了。
咬着牙变卖了饲料厂和其他家当,在这开发起了城中花园二期,那段时间他穷得车都卖了烟都快买不起,但还是靠着这魄力咸鱼翻身,意气风发的重回亿万富翁的行列身价还翻了一倍。
那时候都笑说,一期让他见了鬼,二期重见天日。
一直商量到了晚上,陈丹才说:“可以考虑,不过我看这一块地也不小,不只四十亩吧!”
“是挺大的。”犹豫了一下,李德元才说:“主要现在公司没资金,我自己手上也没多少钱,说四十亩我都觉得有点多。”
言下之意,他是不清楚陈丹能拿出多少钱来。
买地那绝对真金白银拖欠不得,而且他现在的情况很难和银行贷款,唯一的指望是先把地拿下来以后再去贷,到时候趁着这股春风银行那边应该会松口。
上一辈子他秉承着这思想,城中花园二期的开发顺风顺水,地下一层还没弄好所有房子都卖光了。
李德元回过神来,周围的地瞬间被拿光了,他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现在的李德元底气不足,开发四十亩的面积都觉得心虚。
“也就是说,实际上需要出资的只有35亩,那边大概是什么价钱。”陈丹脑子里也打起了算盘。
“估算着,立完项目,成本大概在四十万一亩,加上前期的准备资金,差不多需要准备两千万以上的现金。”
说这话他有点忐忑,毕竟现金可不是资产。
他风光的时候号称亿万身家,可要拿两千万的现金也不可能,除非是卖地或是贷款,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现金流是最重要的。
现在银行那边没门路,他唯一的希望就在陈丹身上了,只是现在老李还摸不清这年轻人的底。
陈丹是本镇的,家里什么情况他稍微一打听就清楚了。
陈丹敷衍的说过自己是做比特币的,这玩意前阵子全民疯炒他也知道,还兴冲冲的买了十万进场,结果亏了三分之一割肉离开。
前期陈丹已经拿出来一千多万,他不确定陈丹还有没有资金追加投资开发二期。
亏了第一次他也是心有余悸,这第二期开发绝对是翻身之仗,问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资金不足的话整个身家都会赔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