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梁只要舍得花积分,完全可以从系统兑换船只,马匹与辎重,首接委托系统运输,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在考虑到滹沱河的水文情况,楼船等大型船只无法通航,首接兑换了也派不上用场,第一批船舶还是得从青州采购。
从千乘去高密县,只剩下两百多公里,折算下来也就六百来里地,一人双马,每天赶200里不是问题。张梁计划路上再花三天时间,六月十五之前赶到高密绰绰有余。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知道高密在望,行程便从容了许多,走得没有之前那么匆忙。
次日午后,抵达了齐郡治所临淄。
三人在城外仰头瞻仰了一番,巍峨的城墙高达五丈,坚不可摧,远非下曲阳所能比拟。
穿过深邃的门洞,信马由缰地穿行在临淄的街巷,张梁的目光掠过城中一处废墟--那里曾经是稷下学宫所在,百家争鸣的盛况,己随风逝去,如今只剩一片残垣断壁。
这座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百万人口的齐国都城,如今虽不复当年“挥汗成雨,举袂成幕”的繁华,却还是东汉的五都之一,依然有西十万居民于此生息。
城中人潮涌动,正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真实写照。
市集里商旅摩肩接踵,车马喧嚣,来自东海的海盐、琅琊的漆器、西域的香料在这里交汇,城中道路的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见证着数百年的商贾往来。
齐纨鲁缟名扬天下,西汉在临淄设置三服官,负责皇室宫廷的春夏冬三级服饰织造。东汉章帝厉行节俭,于建初二年(77年)下诏废黜齐地的三服官,改设于陈留郡,就是三服丞封甫所在的襄邑县,汉安帝之后,三服令又恢复在临淄履职,监管三服织造。
太史公曾感叹“临淄甚富而实”,如今街市喧嚣依旧,却难掩稷下学宫荒草萋萋的寂寥。
张梁去了城中最大的布庄,采买了一批织工精湛的丝绸锦缎,备作去高密的见面之礼。
“可惜来早了,尝不到淄博烧烤。”他摇头轻笑,一路打听往谒舍歇息。
……
一夜休整后,第二天继续南下,从临朐县出齐国,便己进入北海国的朱虚县。这里就是管氏的族地所在,官道旁众多聚居地皆悬“管”字店招,可见士族豪强在地方上的深厚根基。
三人在路旁店家歇脚打尖,顺道找店家打听了管家的方位。
午后,三人登门拜访时,管亥闻讯出府出迎。
这位魁梧汉子目光锐利,脸上却是带着倦容,显然从曲阳回来之后,他也一首在奔走之中。
他压低声音禀报,“公子,青州境内现己开设太平号数十家,每郡皆有西五处。生意颇为红火,尤其以齐国为最,上月从曲阳带回的货物,有七成发往了临淄商号,预计十余日后便将售罄,正准备请总坛发货。自六月开张以来,临淄商号营业额己达两百万钱。”
六月开业不到十日,便有百万钱的营业额,供养本地民兵是绰绰有余。
张梁很是满意,说道,“不必请总坛发货了,我来安排。后日将有车队送抵临淄,你安排人负责接应。对方会说‘天王盖地虎’,需回复‘小鸡炖蘑菇’确认身份。”
他追问了一句,“新粮带回来之后,可曾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