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林天试验田里的“二代水晶米”终于迎来了全面的丰收。稻穗低垂,颗粒晶莹,在秋阳下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散发出的清香弥漫整个小院,甚至引得一些鸟雀在院墙外盘旋鸣叫,若非有无形结界阻挡,恐怕早己冲进来大快朵颐。
林天这次没有再用镰刀体验生活,而是意念微动,圣力如同无形的手,轻柔地将稻穗从稻秆上剥离,整齐地堆放在一旁准备好的大竹席上晾晒,效率极高。橘子对这“自动收割”的景象似乎早己见怪不怪,兴奋地在堆积的稻穗间钻来钻去,弄得浑身沾满了稻壳。
晾晒、脱粒、去壳……一系列工序在林天精妙的圣力操控下悄然完成。最终,他收获了近两百斤晶莹剔透、灵气盎然的“二代水晶米”,品质比上一批还要略胜一筹。
看着仓库角落里堆起的小米山,林天再次陷入了“幸福的烦恼”。自己吃肯定吃不完,存放久了灵气也会缓慢流失。
匿名售卖的心思又活络起来。商会不再紧盯,环境相对安全,黑市价格又高……
正当他琢磨着这次该怎么悄无声息地出货时,院门外传来了刘阿婆热情的声音。
“小林啊!忙着呢?”
林天走出仓库,看到刘阿婆和几个相熟的老邻居正站在院门口,手里还拎着篮子,里面装着新摘的蔬菜和瓜果。
“阿婆,各位婶子,快进来坐。”林天笑着招呼他们进来。这些老邻居平时对他颇多照顾,他也很尊重她们。
几位老人一进院子,立刻被那堆放在角落、散发着米香和莹莹光泽的灵米吸引住了。
“哎呦!小林,你这稻子打出来啦?这米可真俊啊!跟玉珠子似的!”王婶惊讶地赞叹道。
“闻着可真香!比我在县里买的最贵的米还好闻!”李奶奶凑近了些,深深吸了口气。
刘阿婆更是首接抓起一把米,仔细看着,眼中满是惊奇:“这米……看着就让人觉得舒坦!小林,你这种的是啥仙稻啊?”
林天心里咯噔一下,表面却不动声色,笑着敷衍:“就是普通的品种,可能今年天气好,肥又足,长得好了点。阿婆您要是喜欢,拿点回去尝尝。”
说着,他就去找袋子想给她们装一些。送点给邻居尝尝,也能消耗掉一些,免得她们继续追问。
没想到刘阿婆却一把拉住他,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小林,你先别忙。你这米……恐怕不一般吧?”
林天一愣。
刘阿婆压低声音道:“咱们虽然都是乡下人,没见识,但现在这世道不一样了。电视里都说了,有些东西沾了灵气,长得就好,吃了对身体好!你这米,我看着就像那种‘灵米’!”
其他几位老人也纷纷点头,她们显然也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
林天暗道失策。光想着屏蔽高科技探测,忘了最朴素的观察力了。这些老人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眼睛毒得很。
“阿婆,您说笑了,就是长得好了点……”林天还想挣扎一下。
“你别瞒我们了。”刘阿婆摆摆手,语气笃定,“咱们后村这段时间怪事不少,暖和石头,长得特别好的草啊花啊,还有你这米……大家心里都有点数。不过你放心,咱们都不是多嘴的人!”
“对!小林你是好孩子,有啥好东西还想着我们,我们可不能给你惹麻烦!”王婶立刻附和。
“这米你自己留着,或者有门路卖个好价钱!给我们尝尝鲜就行,可不能多要!”李奶奶也说道。
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态度真诚而朴实。她们显然将林天的“特殊”归功于他觉醒的“种植异能”和这片“风水宝地”,并自发地想要保护他,不让他被外界打扰。
林天看着她们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原本担心会引来麻烦,却没想到收获的是邻居们最朴实的守护。
“谢谢阿婆,谢谢各位婶子。”林天真诚地道谢,也不再隐瞒,“这米确实和普通米不太一样,吃了对身体有点好处。你们千万别往外说。”
“放心!保证不说!”几位老人异口同声,脸上都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郑重和兴奋。
林天给她们每人装了一小袋米,大概两三斤的样子。老人们千恩万谢地走了,并表示以后会帮他留意着,不让陌生人在附近瞎转悠。
送走邻居,林天看着剩下的米,笑了笑。
或许,不必总是匿名售卖。这种在信任的小范围内流通,似乎也不错?至少更安全,也更有人情味。
他看了一眼正在和一颗脱粒时漏掉的稻穗玩耍的橘子。
“看来,咱们的米,不愁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