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飞说:“警察都那样说了,我能有什么办法,打人的人也被抓了,看公安局怎么处理吧,齐伯,你看这个……能不能治?”
“片子,我看下片子。”
齐维正也是县医院退休了的,能有现代化的医疗仪器检验的结果,当然乐得用了。
“齐伯,这个……片子在医生办公室,就不用了吧,惊动了他们麻烦,伤就是明伤,凭你老人家的的手艺,还用看片子。”
“那是,是不用看,那我就给治了,先看看伤处吧。”
说完,就解头上的绷带。
第二十七章药(三)
解开绷带后仔细察看了伤处,老爷子点点头说:“不要紧,问题不大,把我的药箱子拿过来。”
齐日升连忙把药箱子拿过来打开,放在老人面前。
从打开的药箱子底下取出一个古色古香的青花瓷药罐。也不知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一个小西瓜那么大,大肚小口,上面还有一个配套的盖子。做得相当的精致。
把盖子打开,里面还有一层油纸封口,油纸揭去,一股子扑鼻的药香很快在病房里弥漫来来。就像打开一段尘封的岁月。老爷子对姜云飞说:“这是我封存四十多年的陈药,就剩这一罐了,现在要配这一罐药可是难比登天,有些药材已经绝迹了。”
老爷子说的话一点也不夸张,中药都是大自然中动植物的精华部分,老祖宗当初研究这些动植物药性的时候不是用仪器分析,而是用嘴巴品尝,以生命为代价。神农尝百草,那是有记载的,宝贵遗产如果不好好继承下来,愧对祖先。
大自然中的药材资源有限,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疯狂的掠夺,一些药材的获得是越来越艰难了,譬如说骨科医药配方的虎骨、犀角,得到的希望已经极微小了。
中药材的药性当然是野生的好,大量种植的药材也使药材的质量下降了一个档次,假药材就更不用说了。老爷子这罐封存了四十多年的药膏当时都是选上好的药材炮制的,作了三罐,两罐用过以后,这一罐老爷子一直没舍得用,直到今天,已经沾了点传说中的仙气了。
说完,老爷子又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约有尺把长暗红色极精致的佛竹段,每个竹节鼓起,上面刻着花草人物,把手上是一个小疙瘩,最前面部分削成竹片状,用来对膏剂的搅拌和涂抹。接着又把一个红木的小药钵放在面前。
齐日升取出早准备好的两个鸡蛋,打烂后把鸡蛋黄滤出,鸡蛋清放在钵内,同时,齐维政用佛竹段从药罐子使劲剜出一团黑色的药膏,连同佛竹段一起放进药钵里,然后把药罐小心的封住,把佛竹段交给齐日升,让他把药和鸡蛋清搅匀。并叮咛说:“不要着急。”
药膏子因为年深沉久,象胶一般黏糊,搅拌均匀不是很容易的。
像研墨一样,齐日升很小心的搅拌着,用了好几个手法,戳、按,好大一会,才把已经差不多干涸的药物充分溶解在鸡蛋清里。
“爷爷,差不多了。”
齐日升要把佛竹段交给老爷子。
“再搅,你是糊弄爷爷不是?”
老爷子试了试,然后又把佛竹段塞到齐日升手里,沉着脸训斥。
终于听见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老爷子说了声,“好了。”
然后把佛竹段接过来,挑了一点药膏,作势正要往姜成才头上涂抹的时候,只听病房门一声响,随着一声喝斥,“你们这是干什么,快住手。”
喝斥声中,那个俊俏的护士领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医生走了过来。
护士当然是懂行的,及时把医生叫过来,她就没有责任了。
这一声喝斥是从那个四十多岁医生嘴里发出来的,声音很大,很严厉,一般人在这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起码要哆嗦那么一下。但是,老爷子即将伸到患者头上握佛竹段的手竟然没有丝毫的抖动,如果老爷子不是聋子,那就是心志比较坚定,因为听了那个“住手”的话以后,他的头缓缓转过来了,持佛竹段的手也离开了头顶,但是没有说话,脸上淡定,神情给人的是一个问号:为什么?
医生个子不高,两只眼睛很犀利,他走到跟前,把老爷子足足看了有半分钟,这才问:“你是干什么的?”
老爷子没有吭声。
“孙医生,这是我请来的老中医,看看我儿子的伤。”
姜云飞连忙解释说。孙医生叫孙耀祖,是不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代不好说,不过,孙耀祖医生却是地地道道的西医。
孙医生给了姜云飞一个笑脸,没和姜云飞说话,又沉下脸继续问老爷子:“你不知道这儿是医院,谁都能在这儿看病,那还不乱了套了,你那是什么玩意儿,黑乎乎的,卫生不卫生,就敢在病人头上乱抹?”
“你是医生,我也是医生,你能看病,我就不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