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看着已经急不可耐的姚友仲,不由得摇了摇头。什么时候大宋的效率已经变得这么高了,现在的武将真是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其实,这个时候明州城内,已经是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朝廷已经派人来追查康王遇刺案。现在大军来到明州城外驻扎,城内的士族们人心惶惶。也不知道是哪个士族脑袋搭错了弦,竟然刺杀康王,要给当今的官家看看。现在好了,官家大怒,大军兵临城下,这可如何是好。明州的通判现在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他本来的职责是监督知州的工作,确保不出差错。知州的工作倒是没有出什么篓子,人没了!而且康王又在明州遇刺,这下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明州的通判张汝州,感觉自己有点控制不住局面了。原来的时候明州的知州楼异就是一个打酱油的,现在看来被人推出来,当做了替罪羊。如今,只能给官家汇报一下明州近况了,于是抓紧埋头写了一篇奏章。“快,快传消息到京师,亲手交给高太尉。”结果,传令兵刚刚跑出明州城,接着就有人来报告。“张通判,不好了!”本来就心惊胆战的张汝州直接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事,竟然如此慌张?”“各位参军都被姚友仲将军抓起来了。”“什么?都抓起来了?”张汝州顿时吓得呆立在当场。其实历史上,张汝州担任了明州的知州,最大的政绩就是在迎接赵构銮驾的时候,“应奉简俭,粗完而已”。就是在迎接赵构的时候,没有铺张浪费,得到赵构的赏识。“现在应该怎么办?”要知道明州可是有七位参军,分别负责明州城的大小事务。例如,?司录参军?负责管理州内的文书和行政事务。司理参军?负责司法事务,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这可是开朝从来没有这样,将地方官员一下子全都一网打尽了。他还在大堂内来回踱步的时候,外面又跑进来一群衙役。“张通判,不好了,外面有人闯进来了!”张汝州顿时觉得脑袋都不够用了,比金人打进城还热闹。“什么人敢擅闯衙门,给我轰出去。”他的话音未落,外面已经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衙役们纷纷站在一旁,不敢出声。姚友仲带着人走了进来。虽然这次高俅没有来,但是赵元已经叮嘱他,放开手脚干,有什么事,他在后面撑腰。就是一个目的,大胆的抓。所以姚友仲就这么昂首挺胸的走了进去,虎视眈眈的盯着张汝州。“张通判?”虽然张汝州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仍然抬头问道。“你们是?”“呵呵,我们是来请张通判跟我们回京一趟。”很快,明州城的士族、官员被姚友仲打包送往了东京城。宰相李纲则派出了新的官员开始接手明州城的事务。赵元处理完黑衣大食的事情后,来到了潮湿的大牢中,此时明州城的士族们已经被皇城司走了一遍流程。很多人都被打的遍体鳞伤。起初一个个都是铁齿铜牙,但是随着几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开始哭爹喊娘后。情况开始了逆转,真是喝酒全是兄弟情,口供全是兄弟名。木棍打散兄弟情,三页口供两页名。现在张汝州也是这个状态,恨不得把小时候偷看寡妇洗澡的事情都拿出来说一遍。口供写了二十多页,现在还在奋笔疾书。赵元走进大牢,张汝州立即跪在他的面前大声的喊道。“陛下,臣没有参与啊,全是刘豫伙同士族做的。”赵元缓缓的坐在他的面前,看着高俅递过来的供书,他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昏暗的灯光下,赵元的脸越来越阴沉。“你作为明州的通判,为什么知情不报!”“臣冤枉啊,臣已经写信给了高太尉,已经通报了情况。”张汝州连忙大声喊冤道。赵元转过头看向高俅,他立即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来。“这是臣收到的张汝州的书信,收到信后,他已经押往京城的途中。”赵元接过书信又看了一遍,上面写的很详细,从刘豫怎么与江南的士族通气,然后派人对赵构下手。一五一十的全部在信中写了出来。包括楼异是被谁设计杀害,是怎么被拿来当做替罪羊的事情。与张汝州的口供倒是能够对的起来,赵元又看了他几眼。“你再和我说一下,明州的知州楼异到底是怎么死的?”赵元知道,如果一个人撒谎,那样的话他的供词肯定会与书信上一模一样。因为他是背的,人的记忆肯定是有偏差的,不可能是没有差错的。“楼异的一家人都被江南的士族大户黄氏家族黄之善,与楼氏家族有仇,特意安排死士绑架了楼异的家眷,威胁楼异自杀。”“然后得逞以后,又联系刘豫刺杀了康王殿下。”赵元站了起来,在大牢中走了几步。明州现在有四大家族比较有影响力,其中就有史氏家族,在历史上史氏家族成员在朝廷中担任重要官职,如史浩、史弥远等。另外楼氏家族以楼钥家族为代表,自北宋中叶起,高祖楼于就形成了以儒传家的传统。如修建寺庙、资助教育等,在明州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其他的两个家族也是兴旺一时,毛氏家族,余姚丰山毛氏素称浙东望族。而张汝州说的黄氏家族更是可追溯到唐朝明州刺史黄晟。宋朝中叶后,黄晟的八世孙黄东、十二世孙黄由分居石桥,开启了“石桥黄氏”时代。古代社会是宗族社会,地方大户一般掌握当地的舆论权和执法权,甚至有时候还掌握了审判权。现在竟然还敢发展到了对抗皇权。“朕问你,为什么不早报?”“臣。。。”张汝州微微一愣,思考了一会,咬咬牙说道。“臣在明州做着官。。。。”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赵元确实听懂了。:()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