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嗯了一声:“你可知她来慈宁宫做什么?”
雍盛老老实实道:“儿臣不知。”
太后冷下声气:“你知道。”
雍盛只好改口:“左不过是为了三弟或右相大人。”
“不错。”太后颔首,“她来求哀家饶王炳昌一命。”
雍盛的手于袖内攥紧了,随即松开,笑道:“虽不知右相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但他毕竟是太妃的至亲手足,关心则乱,也是人之常情。”
太后拍拍他的手,停下脚步:“哀家若果真饶过他,皇帝可愿意?”
她假以辞色,语气作态都比往日温柔不少,但雍盛丝毫没有亲近之感,反而心中寒凉更甚,不动声色道:“儿臣不知其中原委,似乎也谈不上什么愿意不愿意,万事请母后裁决就是。”
他低眉垂首,说话措辞挑不出半点错处,语气也辨不出喜怒,太后忽生感慨:“哀家今日瞧陛下,像是一夜间长大了不少。”
雍盛轻笑:“儿臣已是成了家的人,自然不比小时候。”
太后点点头,不再说话。
此后几日,大雍朝迎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剧变。
先是朝廷张贴了左相范廷守的讣告文书,以极华丽的辞藻数其一生政绩,颂其往日德才,痛失如此良臣栋梁,是大雍之不幸,特令追授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
同一日,门下省连发三道圣旨,第一旨罢免王炳昌的宰辅之位,敕令全族返乡;第二旨斥责礼部上下官员的失职之罪,无论本职兼职,一律降级罚俸;第三旨乃太后亲颁的罪己诏,言边事不宁,北方大旱,灾祸频发,皆因皇室敬天不诚,即日起她便独自在慈宁宫斋戒祈福十五日,大小国事皆交由皇帝协相阁处理。
这三道旨无疑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时间朝野内外议论纷纷,不少与右相私交甚笃的官员联名上书,要求朝廷公开三司对王炳昌的审结奏报,然所有奏呈不论是喊冤的,还是质疑的,一律如泥牛入海,激不起半点浪花。
又过得两日,宫中又下敕旨,罗列罪臣王炳昌贪黩营私谄佞惑主等十条罪状,即令抄没家财,催促其速速返乡。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欲加之罪,令人费解的是,面对这些无稽指控,王炳昌表现得异常沉默,照单全收,半个字也不敢违拗。
这不免教人揣测,王炳昌真正犯下的事儿恐怕要比圣旨中说的还要严重得多,而既然正主都坦然接受了,那些替他打抱不平的友人自然也识趣闭嘴。
一夜之间,左相死得不明不白,右相惨遭罢黜,太后撤帘斋戒,涉事官员三缄其口,朝廷含糊其辞。
那日玉津园中究竟发生了何事,竟就这样成了大雍朝的一桩悬案。
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景熙六年六月初三,范府大殡。
凌晨吉时,天还没亮,范大公子扶柩驾灵,出了范府。前来送殡的大轿小轿不下百余乘,有同僚学子,有王公贵族,有天子特使,浩浩汤汤,蜿蜒三四里远,沿路彩棚筵席,奏乐啼哭,各家路祭攀比成风,可谓哀荣隆重。
此时大内仍是死水般安静,远处哀乐穿透重重夜幕时断时续地落入耳中,配着天边细细一弯弦月,甚是幽怨悲凉。
怀禄手臂上搭着件兜帽罩衫,扒着墙根边的梯子竭力往屋顶上看,压着嗓子唤:“圣上,圣上,天儿都快亮了,该回去了。”
唤完等了一阵,回应他的只是几声瓦动。
皇帝压根不理他。
他不死心,又连着唤几声,最终叹口气,索性不喊了,扶着梯子跺跺站得发麻的脚,跺完接着叹气,就像是总有叹不完的气。
雍盛坐在屋脊上,眯着眼,默默眺望天际。
皇宫里这个偏僻废弃的宫殿是离宫墙最近的地方,从这里可以望见京都长街。
他已经这样一动不动坐了许久,目送着什么。
忽然,他左手拎起身边放着的一壶酒,右手从怀里掏出一只酒杯,满斟一杯酒,从屋顶倾洒而下,空中霎时划过一道银线。
“啊,今天我还是没钓到鱼。”他垂下头自言自语,听语气,似乎没钓到鱼是件很值得伤心的事。
于是他又倒一杯酒,仰脖一饮而尽。
就在此时,身旁的屋瓦突然发出两声轻微的响动,他身形一滞,循声望去,揉揉眼睛,一丈开外不知何时立着一个人影!不免吃了一惊,短促地喊了一声:“什么人?”
来人一身玄衣,卷起的袖口堆叠着雪白的内衬,平平无奇的一张脸上一双平平无奇的眼睛,正探究地盯着他。
“是你……咳!”雍盛差点被口腔内残存的酒液呛个正着。
第49章第49章“朕是坚定的唯物主义………
“皇宫大内你也敢闯?”
雍盛瞪起眼睛往四周看了看,缩起脖子,心想,原来这宫里也并不安全,守卫再严,某些人还不是想进就进,如入无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