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他显得镇定自若,但站在一旁的三中教练看得出,他内心正激动得无以复加。
这一次,本地媒体的报道很可能为陈默的人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而他,绝不打算错过这个机会。
第319章
来自《体育周报》的记者真没忽悠他。当天晚上,志得意满的陈默刚坐上回家的公交车,就接到了一个自称来自省电视台的女子打来的电话。
显然,《体育周报》的记者已经在省体育馆工作人员面前替陈默说了不少好话。电话刚接通,对方便是一通热情洋溢的称赞,说得陈默都有些发懵,几乎不敢相信夸奖的竟是自己。
这一辈子,他什么时候享受过这么多人的盛赞?
从初中开始,他在别人眼里就是那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什么正事儿都不感兴趣,脑袋里装的只有足球篮球赛。
没有足球篮球可看时,各种小众的比赛如水球、蹦床、击剑……只要电视上能播的,他都不放过,电视上不播的,就连公园大爷打陀螺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这通电话让他下定了决心——下个月,他一定要去省电视台试一试!说不定还能被电视台的大佬推荐到电视台对口的传媒类大学就读呢。
其实,陈默想当解说员的念头,最初还是在高老师的点拨下才萌生的。要不是高老师提醒,他可能到现在还在徒劳地和那些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体育项目较劲,一心钻牛角尖,妄想着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
他觉得,如今有了这个目标,根本不用特意去向高老师请示——高老师铁定会支持他。
倒是家里那一关,让陈默有些头疼。
儿子小时候,陈爸爸一直觉得,这孩子是自己的骄傲:身体健康,很少生病,还特别爱运动,总是活力十足。
但随着陈默一天天长大,他忽然发现,儿子似乎对体育过于着迷了,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陈默倒好,就知道和小伙伴一起打球踢球。
而且,喜欢归喜欢,水平却实在平平,根本看不到有什么出路,更别提把对体育的热爱转化成能够改变人生的能力了。
于是,曾让陈爸爸骄傲的特点,反倒成了他在家里频频挨批评的原因。
为了管住陈默,父母严格限制他看电视、用手机的时间。
上了高中后,因为学校离家太远,陈默被迫住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由,连晚自习时间都用来看比赛,越看越上瘾。
陈默的父母并非不知道儿子在运动会当解说,但他们一开始并没太当回事——也许孩子只想找个全场观感最好的角度看比赛吧。
第一次听说,还是在家长会上。一个有些口吃的男生特意跑到陈默父母面前,感谢陈默在运动会解说席上帮他救场,化解了尴尬,才让他免于因为结巴而被全校嘲笑的命运。
陈默父母早就记不清那个男生的名字了,但心里对这事还是颇为得意的——虽然成绩不好,但儿子反应快,救场能力强,说明他还是挺聪明的嘛!
从那之后,陈默每年都在运动会上当解说,父母对此也见怪不怪了。他们一直以为,孩子只是玩票,根本没想到他会认真考虑这条路。
直到这一天,陈默站在他们面前说,周末要去省电视台体育频道拜访时,父母才终于意识到,孩子似乎比他们想象中认真得多。
陈妈妈放下筷子,惊讶地看着他:“省电视台?这不是你平时随便玩玩的东西吗?怎么还扯到电视台去了?你可得跟妈说清楚,没惹出什么不该惹的麻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