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这篇文章归根到底,还是一通马屁。

董昭或许以为他碍于朝廷制度,不好给手下这些边地出身的将领分封,所以炮制出这么一篇文章。

但文章也并非全无可取,就似堂兄最后所题或可施于益州。

荀柔微微心动。

蜀道难,蜀人难治,但天府之地的丰饶,也让人不忍相弃。

能借武将势力,形成平衡么?

他原本已准备取消封爵中的采邑制度,改以岁币,就在年底开始实行,若再倒车回去,是否会造成更长久的问题?

荀柔缓缓放下这一封,准备再考虑后决定,接着拿起下一张信。

这封开篇,是荀彧本人给他的,关于冀州治理的建议了。

荀柔呼出一口气,竟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第274章劝说

“子曰:无欲速,语速则不达。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闻弟患冀州之不治,近常为自苦,岂不知冀之弊,历来已久,非一时之功可成耶?”

“冀为中州,向者常称其人口天下第一,土地丰饶,民多健朴刚烈,轻身重义,好儒称礼,然彧观之,则不然。

“其地多豪强,自以为天下之中州,天子所居之地,故怀异志,善养死士,但有起事者,争相附翼,此何可谓重义亲身?

“士多阿党比周,善相攻讦,常仗辞藻,文过饰非,颠倒黑白,欺天罔上,以图自丰,何可谓好儒称礼?

“豪强并地,民无所依,劳役赋重,只得典卖儿女,至于隐附卖身以存性命,在籍者日稀,又何可谓土地丰饶,人口第一?”

“袁氏治冀,乃以人治人,唯春秋之诸侯卿大夫之术,其量何小,而弟素存匡扶天下之志,欲存百姓之心,民初见或疑,未知其德,久必怀《甘棠》之念,弟何疑之?”

“忆昔与弟学诗,弟最好《伐檀》,时常颂吟于口,族父老赞弟心怀仁德,必为天下之望,其非今日?”

“秋渐,愿弟且慎风寒,调衣,加食,永安万年。”

荀柔看信开头时,只当堂兄果然是写信来劝,念其心意勉强看下去,很快却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也太小看了堂兄。

堂兄文若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本质。

春秋诸侯卿士大夫。

当然是春秋。

荀柔抚额一叹,许多材料从脑海中划过,先前想不通的地方,竟都豁然明朗。

他就说,几乎相同面积的汉朝廷,支持数万兵马,让他们如此步履维艰,如何袁绍却建得起一个常年征战,兵力充足,粮食充沛的小国。

他知道的历史太长了,想得太复杂,反而忽略,袁绍如何能从那样漫长的历史中寻找治国办法,他只能向前看,只会向前看。

袁绍度过得书,所学过的历史,不外就是周、秦与汉。

汉的制度结构最复杂,无法在一州复原,更勿说改进。

秦的军功制,会损害他四世三公名望的基础,一旦推行,不必等朝廷大军,冀州本地的豪强会直接将他掀翻。

所以将冀州当做春秋战国之时一小国,那么其百姓是六国之百姓,其豪强是六国之贵族,袁绍不过是六国之一野心勃勃的诸侯而已。

更何况冀州因为地理位置,在上古即被称为中州,帝王发起之地,冀州的士族豪强,何不以此为傲,何不愿尊古,何不会心怀从龙之心?

袁绍手下全都根正苗红,出身望族,有名、有姓、有字,即使武将中,也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

因为袁氏建立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王-公卿-大夫-士-家臣,这样阶级固化、分明的社会。

所以

冀州,没有民。

六国时的民,是公卿大夫的封民奴隶,不时汉代的民。

所有拥有独立自主的,自由意志的,普通的人民,已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在战乱年代,赋税与征兵,让普通百姓无法独立生存,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在自然选择淘汰之下,只有依附于卿士大夫,才能获得了最高的生存概率。

豪族的“封地”上,土地统一调配,粮食统一调配,人口也统一调配。

为保持自身利益,豪强征税时,会保证佃户的基本存活,征兵时,会保证留下足够劳力,同时,特殊人才,会得到机会升职,女性成为豪强的姬妾,男性成为豪强的助手。

书友推荐:小说主角们入侵现实后携空间嫁山野糙汉,暴富荒年官道雄途盖世狂龙花都傲世仙医宦海官途:从撞破上司好事开始大秦第一熊孩子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镇南王开局沉睡十万年,苏醒后直接无敌第一女婿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闪婚女领导后,我一路青云直上异界最强赘婿放学等我逍遥小郎君神医毒妃腹黑宝宝至尊修罗绝症最后半年,总裁妻子悔红了眼镇国狂龙
书友收藏:权色美人香让你卧底,没让你关心女总裁官途:宦海巅峰官府发老婆,开局娶了女帝永恒剑祖男人三十渣总别作了,黎小姐已另嫁豪门盘点王侯将相,古人彻底疯狂重生新婚夜,被渣男长兄强势宠宦海官途:从撞破上司好事开始九位师娘顶不住,催我下山官道雄途老公死了三年,我撩个小白脸怎么了穿书六零年代:我靠空间零元购天仙师娘闪婚女领导后,我一路青云直上团宠娇妻,邻居哥哥八块腹肌太诱人未婚夫妻妾同娶?将门孤女杀红眼订婚前夜,她去私会白月光苏橙本陆时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