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
不知想到了什么,阮星回的眼睛亮了亮。
第46章出去玩啦
说起来,上个学期的时候学校还办过游园会,算是一次集体的活动。
但是这个学期来了那么多的新生,除了开全校大会之类的事情,大家还没有一起活动过。
甚至,因为两批学生们之间,在入学时间、班级、成绩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差异,所以几乎是分成了两个固定的小圈子。
但实际上他们差了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而已,按照注册学籍的时间,他们还是同级。
按照阮星回的想法,她是希望学校里的学生们可以融洽地相处在一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说得上是泾渭分明。
所以,她打算再搞一次集体活动。
将两批人之间这层无形的隔阂打破。
五月份的天气放在山外已经有些热度了,但是桐山里面还是处于一种比较凉爽的气候。
这种温度,最适合外出踏青了。
不过也不能只是踏青,既然想要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进行合作。
有了接触和交流,这层“空气墙”才能消弭于无形。
所以,这次踏青还会有一个额外的项目——野炊。
虽然让学生们野炊的话,做出来的饭菜肯定没有秋菊掌勺那么可口,但是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会别有一番风味的。
而除了野炊,这次踏青活动自然还有其他的项目。
有意无意的,新老两批学生都在自发内卷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即便是阮星回这个从小也是内卷达人的,多少也有些看不下去了。
借着这次机会,正好带学生们一起好好看看世界,看一看大自然,看看身边的景色。
无论是放松精神,还是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可行的。
初步定下了活动的主题和目标以后,阮星回就兴致勃勃地拉上了阮父阮母和妹妹,一起筹划活动。
没办法,现在整个学校里最清闲的人就是他们四个了——就连雪灾之后一直住在星空中学的陆老爷子,程远的姑爷爷,这个学期开始之前也主动申请做了男寝的宿管,是个有正经工作的人了。
阮父做了许多年的班主任,也做过教导主任,但却没有组织过几次这样的课外活动。
毕竟学生们上了高中以后升学压力近在眼前,别说是课外活动了,如果不是要考试,高一年级的计算机课只怕是也会被各科老师征用,就像体育课那样。
和阮星回比起来,他也就是多出一些组织集体活动的经验而已,比如为了应付上级的时候搞过班级辩论赛之类的。
阮梅见就很兴奋啦。
她这段时间跟着阮父阮母学了不少的东西,也认了不少的字,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
以前她疲于奔命,每天都在为了吃的发愁,现在什么都不愁了,隐藏在那小小脑袋里的问号就一个个地冒了出来。
星星为什么那么小?月亮为什么那么大?太阳为什么会亮?树叶为什么会掉?大山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小鸟为什么住那么高……
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十万个为什么。
有些问题连阮父阮母都没办法很快回答上来,但是没关系,他们可以在网上学。
这才几个月的时间,阮梅见的小书桌上已经有了一排的书,除去现在在学的课本以外,还有不少的课外读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知识百科。
知道他们要去郊游,阮梅见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所以在讨论的时候,阮星回干脆就把她也带上了。
策划一场活动,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就是时间、地点、项目。
时间已经定好了,就在劳动节的假期。
今年的假期正好卡在学生们两周学习时间的正中央,阮星回本就想着让他们在学校里休息的,挪一天出去玩也不算麻烦。
至于地点,则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们是需要野炊的,那就需要带上不少的工具和食材,好在学生们打小爬山,体力都很不错,只要不是特别远的路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野炊时候的营地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他们毕竟是在山里,还要生火、取水做饭,这个营地既要平坦开阔,又要靠近水源才好。
还有就是要没有什么易燃物品,避免不小心引起了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