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该问孤。”姜鹤年的目光凌厉地扫向他,他的声音也是冷的,“要是接不住孤的东西,尽早弃了吧。”
于林顿时皱紧了眉,抓着腰牌的手也捏成了拳头,他立即跪下磕头谢恩,铿锵有力地喊道:“臣,谢主隆恩!”
主子的衣袍从眼前掠过,在远处顿住:“身为近卫,还不随侍奉孤左右?”
于林探起身,默默跟在主子身后,他正式成了东宫太子的近卫,与太子随行。
主子面见王上,他于殿外等候,主子批阅奏折,他便守在屋外,有时,主子会叫他入殿中。
他在东宫度过了一载,也慢慢发觉,主子不爱待在殿中,他更喜欢在夜间在檐下乘凉,坐在红木搭建的长廊上。
东宫有万卷书,千金画,姜王要他协同处理朝政,他会在殿中点一盏灯,于几案上读书,批阅奏折。
主子有时会朝他说上几句话,可于林不识字,没读过书,对朝政发表不了什么见解,主子知道后又给他叫了位文师父,还会亲自教他几个字。
主子贵为太子,姜王爱之,朝廷重视之。
于林也习惯注视着他,但却总觉得,只有当他脱去荣冠,脱去太子朝服的时候,神情才是最真切的。
他不是画卷中的神仙,不是宫人口中的圣贤太子,他习惯权势,心一定是狠的,冷的。
于林总是试图窥探那皮囊下真正的人影,因为他时常困惑。
主子在殿外时,总是望向院中那棵光溜溜的树,那树枝都探出了宫墙。
他到底在看什么呢
直到那树的花开,于林才有了猜测。
也许他是在等树上的花开。
东宫内院里居然种了一棵桃树,在这花开时,金碧璀璨的东宫里就添了粉色。
桃花开了,主子也笑了。
第73章姜鹤年(三)“臣,定不会让主子失望……
于林站在石头路上,一抬头,天上晨晓未出,尽是皱巴巴的黑云。
他每日比主子要早起半个时辰,主子正在殿中更衣,他瞥过去,殿中屏风的黄纱里映着人影,他在殿外等候,这时能闻见淡淡的花香味儿,宫墙边的桃花开得正旺,他看了天又看了树,盯久了,人不知不觉就站在桃树底下,挑着一截折断下来,捏在手里。
当他手里已经握着一枝桃花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傻。
“卿在做什么?”
一听那几乎没有起伏的语调,他就先行礼了。
“主子。”于林单膝跪着,他低着头,抱着的拳心里还握着桃枝,明晃晃地出现在姜鹤年的眼皮子底下。
姜鹤年问道:“折一桃枝,何故?”
“臣,臣……”于林顿时变成了一个结巴,他不想因着出格的举动惹得主子不快,但他做了,也只能如实回答:“臣看天象恐大雨摧花,会扫了主子的兴致,便提前折了一枝,若主子喜欢,将花枝放在殿中,可供主子观赏。”
他说完,脸上已经蒙羞,恐怕这世上做臣子的,没有哪个会向主子送朵花的,他攥紧手,只恨不得回到片刻前,把伸出的狗爪子给剁了。
可一晃眼,他就听到了笑声。
姜鹤年轻轻笑了会儿,说道:“即要给与孤,还不呈上来?”
于林怔愣片刻,他慌忙站起,才敢去看姜鹤年,他踏上前,将花枝递到了姜鹤年的手中。
姜鹤年唤来伺候的下人:“去偏殿取个瓶子,放入孤殿中养着。”
下人将花枝取走,姜鹤年的视线留在桃花上却有些久,他的嘴角平平,语调却有了变化:“卿有心了。”
他是高兴的,于林胆大包天地想,他的主子是太子,群臣年年献礼,东宫不缺万两黄金,香车宝马,但他日复一日守在殿中时,总觉得这里少了些许颜色,这桃色很衬主子,也能入主子的眼,但花终会败,于林只希望这些颜色能留久一点,再久一点……
他伴太子上朝,已有两年,东宫的伙食加强了他的体魄,他变高了,快有和主子比肩的身形,他盯着主子的背影,主子也变了,他的长袍会盖住他的靴子,身形高挑,如山岳一般英挺。
于林只能站在殿外,未曾见过主子立于群臣面前的模样。
散朝后,姜鹤年照旧被姜王留下,他时常比朝臣要晚出现半个时辰,于林在殿门外还注意到,有几个官员也守在这里。
于林了解这些人,那些臣子,不敢拿自己的乌纱帽和性命在姜王面前死谏,就会将希望放在太子身上,求他主子劝谏王上,他每每瞧见这一幕便会觉得厌恶,因为这些人并不了解他的主子,又像狗皮膏药一样黏上来。
姜鹤年从殿门踏出时,于林率先迎上去。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