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张里正那边还要等三天的时间才能给她答复,但宋褀安估计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在等消息的那三天时间里,她和宁三娘两人便开始准备建新作坊的相关东西了。在作坊里干活的帮工是第一时间知道宋家要扩建作坊的,她们回去后便把这个消息和相熟的人说了说。不过一天的时间,这个好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胜村,不少人都来宋家门上询问招工的事。除了长胜村的,其他村有那消息灵通的也跑来自荐,说自己干活多么多么认真卖力等等。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宋褀安年纪小好忽悠,便会跑去她面前说各种好话哄她。宋褀安直接对他们说道:“招工的事情不归我管,你们去找我娘。”那些人找去了宁三娘那边后,宁三娘直接告诉他们:“我们这一次扩建作坊,优先招的是我们村里人,若村里人足够了便不会多招了,你们可以先回去等消息。”长胜村中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自不必说,因着这件事,村民们在面对其他村子过来的那些人面前,腰杆挺得不是一般的直。宋褀安已经好几天没去镇上摆摊做买卖了,便收拾收拾赶着驴车去往镇上。她走到距离镇口有些许距离的地方,便看到两个极为眼熟的,那两人看到她也快速小跑着过来。走到近前一看,竟然是上次被京城来的那个商队领队派过来护送他们去找老军医的两个护卫。宋褀安还记得他们两人的名字,一个叫丰容另外一个叫丰毅。她笑着与他们打招呼:“是你们两位啊?好几天没见了。”出乎她的意料,两人竟然朝着她正儿八经的行了个礼:“见过小姐,先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你便是小姐,多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小姐恕罪。”听完了他们两人的话,宋褀安便知道了缘由:“你们是京城卫国公府的人?”“对。”宋褀安笑了笑:“倒是符合了我的猜测。”她在定城的时候听到商队中有人提到卫国公府,那时候还对商队很是怀疑,直到知道了这两个商队护卫姓丰,便有了些许的猜测,但因为没证据,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丰毅对宋褀安说道:“小姐,我来替你赶驴车吧。”宋褀安抬手制止了他:“不用,我就快要到地方了。”两人于是护在驴车两侧,和她一起进去镇子。宋褀安问:“你们在这里等我可是得了我舅舅和表哥的吩咐?”“是,领队手里有府中送来的信已经送到了四公子和少爷手中,四公子吩咐我们来镇口等你,务必把你请到院子去。”她转头看了一眼自己驴车上拉着的货,说道:“既然这样,那便先过去吧。”今天的货怕是要白带来了。到了丰向阳置办下的那个院子后,他二话不说就拿出来两封信:“这两封信,一封是大伯娘写的,一封是大哥写的,都是给你的。”丰向阳说的大伯娘,便是卫国公府的老夫人,也就是原主的外祖母,大哥则是指继承了家中爵位的卫国公,他是原主母亲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也就是原主的亲舅舅。宋褀安接过了信,先打开了老夫人写的。整整五页信纸上写得密密麻麻,那字看起来娟秀非常,信里面的内容也看得人很动容。卫国公府老夫人在信上写了当初赵家出事的时候,正是卫国公府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因此没能腾出手来把原主救出去,这件事让老夫人这个做外祖母的很是内疚。后又写她从丰向阳送去的信里得知了她在流放路上的所有遭遇,也对她毫不犹豫离开赵家加入宋家的决定给予了肯定,老夫人在信里把宋褀安夸了又夸。写得篇幅最长的内容,是老夫人叫宋褀安乖乖跟着丰向阳和丰承回京城去,不要在北疆这样的苦寒之地吃苦。老夫人说宋褀安是原主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原主的娘又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宋褀安便也是她的骨肉血脉。还叫宋褀安不要害怕寄人篱下,到了卫国公府,她便是正儿八经的国公府小姐,到时候老夫人会亲自给她选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后半辈子便能无忧了。而且她还在信里说了,叫宋褀安带着宋景山和宁三娘一起回去,回去之后,卫国公府会出面给宋景山一份不错的前程,她也保证不会不让他们三人见面。在宋褀安看信时候,没人发出声音,都在静静地等着她看完信。她逐字逐句的把信看完,叹了口气。丰向阳问:“信中可是写了叫你跟着我回京城去?”宋褀安点点头,又打开了另外一封来自卫国公的信。卫国公的信就要简短精悍许多,信里的内容和老夫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叫他跟着丰向阳回京城去的。:()被抛弃后,我带着养父母升官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