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要出宫的事惊动了国王,他亦倍感惊奇,二人领着百官,身后跟着的马车仆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地来到瓦罐村,亲眼见到那条奄奄一息的龙,同时也见到了被洪水淹没的瓦罐村。
王后看见那条烧焦的龙,龙鳞都被劈没了,翻出底下血红的肉块来,不知为何,她的眼眶便红了,连连叫太医医治此龙。
国王见爱妻如此良善,甚感欣慰,连连宽慰必救此龙。
因坠龙事件,瓦罐村百姓因祸得福,国王命人为他们重建家园。
更值得欢庆的,便是被大水淹没的赵里正带着昨夜消失的村民回来了。
瓦罐村民人人欢心,建起房屋来那是干劲儿十足。
“叔儿,你们咋回来的?俺站在山顶上,分明瞧见葛大叔被一块木板削得半个脑袋都快没了!”阿聪凑到赵里正身边。
“方才我凑近了瞧,嘿,那脑袋光溜得跟鸡蛋似的!”
赵大年擦了擦汗,接过阿聪递来的水,咕噜噜地喝了个干净,一巴掌拍在阿聪的后脑勺:“干活去,大人的事憋瞎打听!”
阿聪瘪嘴:“大伙儿都说了,是因为田间的祥瑞!”
赵大年吓得赶忙捂住阿聪的嘴巴:“不是田间的,是巫溪湖里的!”
阿聪满脸茫然,难不成巫溪湖内也有一条龙?
三日后,一个晴朗的日子,天空突然响彻一声闷雷,霎时间狂风大作,路边的树叶被吹得哗哗作响,瓦罐村的村民停下手中的活计,抬眼看向天,只见乌云蔽日,天地一片阴沉。
一道金光穿过乌云落在田间,狂风卷动间,似有东西飞入云层,隐入乌云,消失不见。
片刻后,乌云散去,狂风停止,仿佛方才一切只是一场错觉,天空又恢复了晴朗碧空如洗的模样。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祥瑞不见了!”一个时辰后,有村民带药去田间,才发现稻田间空空如也。
当夜,凤凰殿,王后梦中见一威风凛凛的金龙盘踞,那金龙口吐人言:“郁善助吾渡劫,吾心慰之,算出十六年后郁善必有一劫,吾知你所求为何,今日便全你心愿,以报渡劫之恩。”
王后欲得一子已近疯魔,连连应是,那金龙发出一声龙吟,随化作一道金光进了王后腹内。
山尘说完,合上了书,司遥听得入了神:“没了?”
山尘无奈:“没了。”
司遥意犹未尽:“如此说来,郁善公主乃是金龙投生报恩。”
“那金龙既算出郁善国十六年后必逢大劫这才投生成公主,欲破此劫,可为何郁善国仍一夜亡城?”黎宛从山尘手中将书接过,胡乱翻了翻。
“国难乃天劫,纵使金龙乃天生地长,气运超绝,大道所至,岂能扰之!”司遥淡然道。
黎宛冷笑:“我才不信什么天道,事在人为。”
接着,她话语一转,看向山尘,“山尘少侠,以为如何?”
山尘冷冷地扫了她一眼,并未言语。
黎宛也不当回事,兀自妩媚地笑了笑,将手臂搭在山尘的肩上,呵气如兰:“你好凶啊!”
天命蓦地出了剑鞘,刃口与黎宛的脖子不过咫尺,山尘的目光冷冰冰的。
黎宛挑眉,慢悠悠地将手臂从他肩上挪开:“好没情趣!”
“宛姑娘有所不知,山尘少侠素来洁身自好,出身青山院的女子他怕是瞧不上。”司遥说话间走到山尘身侧,将手臂搭在他肩上。
黎宛稍顿,继而笑的直不起腰,看着她这疯疯癫癫的样子,司遥蹙了蹙眉。
黎宛的目光落在司遥搭在山尘肩上的手,片刻,叹道:“罢罢罢,我就是个讨人嫌弃的。”说着兀自去一旁。
司遥这才看向山尘:“山尘少侠,魅力无限啊。”
司遥等人将郁善王宫都寻了个遍,眼见天色暗沉,便于一颗大树下生起了火。
黎宛突然哟了一声,指着山尘背后渗出的血迹:“流血了?”
司遥丢下怀中的干柴,慢条斯理地走上来,横黎宛面前,她目光扫了扫,发现山尘的背部果然被鲜红渗透。
她高抬下巴看着黎宛:“换你捡柴火了。”
黎宛笑脸如花,扭着腰去了,司遥看着她的背影:“真够难缠。”
转头就见山尘眉眼含笑,俊秀的脸上冰雪消融,好看的桃花眼恰似荡漾的春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