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班师回朝
“老张,老张啊!你怎么还在这坐着呀?”
“老徐你急什么?现在奎香楼垮了,凌云阁也不开张了,你我再怎么急着吃饭,也无处可去啊。”
被叫做老徐的男人一拍大腿:“哎呀老张,这个你可就说错了!奎香楼是垮了,他们咎由自取谋财害命,就算还开着,你敢去吃?”
老张摇头。
“不过啊,凌云阁今儿可重新开张了。”
“什么?凌云阁居然重新开张了?”
“是啊!你这老鬼,我就知道你没听说!虽说张掌柜走了,但好像有新掌柜补上,凌云阁又开张了!”
老张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凌云阁跟沈记又不同,张琪并不管后厨的事,这样说来,他们味道应该也没变?
他和老徐两个,如今在京城老饕圈子里,已经算是异类。
毕竟现在路上随便一抓,都能抓到一个吃过沈记早餐的路人,从没吃过沈记的京中食客,实在是很少见。
虽说人到四十来岁,在当下已经算中老年群体,有钱有闲,就好这一口吃的。
但沈记崛起太快,卖的东西又太杂、太新,不像凌云阁奎香楼满庭芳一流,似乎还有些明确的百年传承,他们两人一向是不太能看得上的。
有一次路过梧桐街,本想着来都来了,顺道过去看一眼。
结果门口大排长龙,根本挤不进去。老张老徐双双恼羞成怒,扭头就走,发誓不再踏入梧桐街半步。
两个人你监督我我监督你,每天见面都要问一句,“没去过沈记吧”?
哪怕是中秋、踏青,沈记多次大出风头,两人见面也还是会问,“没买过沈记的东西吧”?
谁知道从及笄宴甄选之后,奎香楼垮了不说,凌云阁也忽然关了门。
两人只得天天在家里吃饭,那真是用什么都不香。
好在今天凌云阁又重新开门了,两个老头兴冲冲地走到老地方。
凌云阁的位置很好,在京城中心大街靠近皇城,也就是偏北的位置。
独独一座三层小楼,从窗边往下看,就是素日状元榜眼探花骑马游街的街道,视野宽阔开敞,周围也都是三进往上的大院子,俗称富人区。
只是和往日不同,今天凌云阁开门迎客时,还在旁边摆了不少新鲜扎制的花篮。
老徐没搞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还是凌云阁吗?”
前头排队凑热闹的扭头看他一眼:“当然是啊,只不过,也可以说不是。因为这儿的菜单,彻彻底底换了一通喽!”
老徐看老张,老张看老徐,两人都很惊诧。
不怪他们惊讶,因为如今天南地北的老字号酒楼,主打的就是传承两个字。
越是百年不变的味道,越让人觉得正宗、回归本源,偶尔主菜用的食材产地不对,老客都吃得出来,更不要谈改良和创新了。
这些酒楼从创立以来改换新菜单的次数,恐怕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今天倒叫他们赶上了。
两人没有立刻扭头就走,反而有些好奇,开始排起队了。
等到了位置上开始点菜,老徐开始觉得有些不对:“这菜单子怎么写得这么简单”
“这些菜么,倒是时鲜,没什么稀奇。”老张说,“看名字也看不出个名堂,简简单单的东西,唉”
他们这样的老客,对店里的菜谱都是倒背如流,只看名字便能想象这菜是怎么洗好切好、预制下锅的。
面前这道单子,菜名统统平平无奇,只让人觉得寡淡无味。
譬如这道三吃笋,便从做法、口味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像油焖春笋、腌笃鲜这样的菜就全然不同,从名字已经能想象出菜品的风味,这样才能有期盼嘛
老徐本还附和两句,但等第一道菜上来,两人便噤声了。
无他,实在是一送上来,便能闻到那鲜美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