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员外出身商贾,是汴京城有名的富商之一。
和武举出身的李老爷不同,这位郭员外并不一味地追求雅致,人也上了年纪,越发地怀念幼时田间的淳朴乡风。
因此这次的寿宴,东家不求雅致,只要热闹。
前院没有丝竹管弦,倒是唢呐吹得震天响。
梁琪她们在后院都能听到。
郭老爷没有一官半职,有的就是钱,因此也被人尊称一声“员外”,因为有钱,后厨都比李府和于府的宽敞豪华不少,引得几位备菜人啧啧不已。
采荷在厨房环视一圈,颇为激动地说:“瞧这菜刀,吹毛断发,一看就是上好的玄铁打造,再瞧这案板,切菜而已,也用得上沉香木?”
四司六局中,每个司局都有众多工具和道具。
帐设司的道具最多,桌椅营帐一应俱全,更有诸多名家字画;台盘司的东西也不少,杯盘碗盏,琉璃器具……就连厨司也有一堆厨具。
一般来说,每个厨子都有一把自己用惯的菜刀,讲究的备菜丫头也不例外,梁琪和采荷都有自己的菜刀。
只是相比郭宅后厨准备的厨具,她们的就不够看了。
采荷立刻放弃了自己的菜刀,改用厨房配备的刀。
她试切了胡萝卜满意道:“这菜刀真锋利,郭家要的菜品比上次李府的还多,幸而有把好刀,干活也能事半功倍。”
梁琪笑了笑,刚想接话,就听一旁新来备菜小伙儿说:“采荷姐姐只是夸刀,就不夸夸我,难道我不比先前那个叫翠竹的干得好?”
采荷先是一愣,估计也没想到这小伙儿这么自来熟,瞧着有二十多岁了,比她俩都大些,还叫姐姐。
不过四司六局论资排辈,小伙子来的晚,又年轻,叫声姐姐也不算吃亏。
她先是用眼神和梁琪碰了下,随后笑说:“王小官人干活挺麻利,我们的确省事多了。”
小伙儿随和地说:“姐姐们唤我本名王礼就好。”
采荷“嗯嗯”地答应着,正要把一只盛着肉酱的陶罐搬出来,就见那王礼眼疾手快地接过:“这种重活儿怎么能让姑娘家来干,交给我来。”
从前这样的活儿可都是梁琪和采荷两人干的,现在厨司来了备菜小伙儿,还真是方便不少。
采荷红着脸道了声“谢谢”,抱着番薯凑到梁琪跟前儿,一边削皮一边小声说:“这小官人还真不错哈。”
梁琪拿采荷当好朋友,也愿意跟她说些大实话,趁着王礼去外面的空隙,用仅两个人听到的声音说:“我不怕泼你冷水,这王小官人怕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采荷抬起头:“啊?”
且不说整个四司六局,就是厨司也有不少年轻小伙儿,有水夫、有火夫、有担夫,干的都是体力活儿,稍微不那么繁重的活计只有备菜。
或者说备菜是个细致的活计,需要小娘子来干,故而把头儿找来备菜的也一般是姑娘家,这也是为什么白席人习惯性称呼备菜人为备菜丫头。
那为何这王礼能来备菜呢?
想来是有关系的。
这么一解释,采荷就懂了:“难怪啊,咱们在四司六局好几年,也没见过男的来备菜。”
梁琪所虑的是,那王礼的刀工还没她们俩熟练,想来也不是厨子一行出身,去哪个司局不好,偏偏来了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