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头眼睛一瞪:「老子绝对不生了,你非要生,去外头找其他男人帮你吧。」
汪喜梅不太爱干活,但又特别爱干净,动不动就挑剔,她脾气这样差,夫妻感情还能和睦,皆因为她处处和高石头站在同一立场。
无论高石头说什么,她都是附和,即便心里不赞同,也不会当场反驳。而是潜移默化地让高石头改变想法。
但高石头此时说的这话她真的忍不了,气得将桌子都掀了。
「你放什么狗屁!在你眼中,我是那种人?」
两人大吵一架。
原本想要找机会跟妻子说自己真正身世的高石头彻底打消了念头。
一转眼,温云起村头的房子修完了。
院子里用青石板铺了几条路,下雨天也不会泥泞,所有的屋子里都铺上了石板,院墙很高,大门高阔,真的是村里头一份的气派。
关于搬家,这个村子太大,温云起摆了八十桌。
饭菜办得不错,算不上是村里最好的席面,但比起最好的也不差什么。
乔迁那一日,院子里很是热闹,连路上都摆了许多桌子。兄弟三人都在帮忙招呼客人,高三月人没到,也没见贺礼,看样子是真的打算断个彻底。
值得一提的是,高三月因为是家里唯一的闺女,在纪元没来之前年纪最小,所有人都喊她妹妹。后来纪元到了,兄弟二人又喊他弟弟,久而久之,纪元成了三弟,在高三月嫁人之后,旁人直接喊他老三了。
也就是说,高三月没有序齿,就是妹妹。
高火生夫妻二人没有刻意引导,纪元就变成了老三。
这也不能怪他们,村里人就是不重视闺女,两人天天忙啊忙的,都不知道旁人这般称呼三个孩子。
此时桌上就有人在讲,高三月不认养父母在此时就已经有了端倪,就是老两口知道这个女儿留不住,所以下意识地忽略了她。直白点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是老天爷让高火生夫妻俩别当她是第三个孩子。
话说得玄之又玄,有人信,有人嗤之以鼻。
无论众人说什么,温云起和文四二人搬到了新宅子里住。
两人各有各的屋子,一个在东厢,一个在西厢。
年纪大了分房住也算是常态,不过,村里许多的老人因为家里没有多馀的屋子,想分也分不开。
同住一屋檐下,文四自愿照顾温云起的起居,但是,她也辛苦了大半辈子,这应该不是她所愿。温云起也要在村里找人照顾二人,这一回,来了个年轻后生。
年轻后生姓杨,家里的兄弟太多,住也住不下,一家子靠着地里的那点粮食吃都吃不饱,所以平时除了种地,大家都要出门找活干。
杨河很勤快,比起村里那些爱干活的姑娘家也不差什么了,他力气还大,需要搬搬抬抬的事,从来都不要二老动手。
不过,两个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许多事情自己顺手就干了。杨河一天只干需要小半天……在家都没怎么轻松啊。他心里不安,觉得自己太闲了,于是又跑到院子里开垦菜地。
温云起无所事事,见状及时阻止。
就仨人吃菜,还要经常到城里去买肉,真吃不了多少。与其种些吃不完的菜,还不如种花花草草。
他找来了不少花草种子,和杨河一起天天泡在地里。那边文四又让杨河给她扎秋千,两人还一起上山去捡蘑菇,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比起二老闲情逸致,高木头和高石头简直要被家里的一摊子事情给磨疯了。
转头看
见潇潇洒洒的爹娘,两人心里真的很不平。
高木头还好,毕竟是花了银子断绝了关系的。他也想继续和爹娘来往,但……花了那么多银子才得了这个结果,若是继续来往,那他岂不是冤大头?
高石头原本也以为王大娘离开后对他没什么影响,大不了换一个人,但是,有些人是得罪不得的。
比如这王大娘,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厚道人,也因为此,她接了高石头家里的活,旁人心里即便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更没有人坏她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