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太太的辈分在这里压着,而且之前她确实说过这话,谭母只得满脸冷色应了。
「老身有四子两女,老身自是知道你们两口子的心意,你们是体谅外孙女婿没了,心疼我这外孙女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不容易,想着阖家住在一起帮衬她一把。」
谭母听柳老太太这么说,脸色这才和缓了几分:「我们正是这么想的,可是亲家老太太,您也看见了,茵娘非但不领我们的情,竟然还说这种话来诛我的心,今儿可是我们老大的头七啊!」
谭母说话间,装模作样的洒了几滴眼泪。
柳老太太安抚了谭母几句节哀后,她叹了一口气,才又接上了先前的话:「都是为人父母的,老身怎么能不明白呢!只是亲家侄媳妇儿,你们的好意老身明白,但外面的人可未必明白。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尤其是
这种丈夫没了,成年的小叔子们还和寡嫂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外面能编出一箩筐的闲话出来。
「老身从前听戏时,常听见他们唱『君子防未然』,但后半句老身记不得了。」柳老太太看向谭明宗,「二郎,你是读书人,你同老身说说,下半句是什么来着?」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隙间。」这是古乐府《君子行》的前两句,后两句则是瓜田李下的出处。
「对,君子防未然,不处嫌隙间。」柳老太太赞赏点点头,满面慈祥夸奖,「二郎不亏是读书人,这般有学问又明事理,以后定然能高中,为你们谭家光宗耀祖。」
「多谢老太太您吉言。」谭明宗被柳老太太夸的飘飘然,一时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夕。
谭母气的在他后背上狠狠掐了一下。憨货!这老虔婆表面上是在夸你学问好,实则是在帮她那外孙女赶我们走呢!偏你个傻的听不出好赖,还真当人家在夸你呢!
谭明宗被掐的哎呦了一声,回头见他娘狠狠瞪着他,顿时讪讪将头低下了。
谭母教训完没心眼儿的儿子后,再看向柳老太太时,面上已再无先前的热络,只剩下了冷意:「亲家老太太,我们家向来行得端坐得正,不怕别人编排,就不劳您替我们操这个心了。」
「我这外孙女是个可怜人儿,她娘早早没了,她那个爹有跟没有一样,老身若不替她操心,还有谁替她操心呢!亲家侄媳妇儿,你想的是极好,可你要知道,这世上多的是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的事。而那闲话就跟汛期的洪水一样,一旦来了那可就挡不住了。到那时,别说是我这外孙女,只怕你们二郎的前程,三郎的名声,四丫头的婚事,都得跟着毁了,那多得不偿失。亲家侄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柳老太太慢条斯理说完后,含笑看向谭有良。
虽然自她进来之后,谭有良开口的次数并不多,但从谭母好几次瞥向谭有良的眼神来看,谭家是谭有良说了算。
谭有良对上柳老太太的目光。
柳老太太不亏是柳老太太,她不但辈分比他们高一辈,说起话来更是直击人心。
谭有良并非是看不清形势之人。「宋茵」今日是铁了心的要撵他们走,他若执意不同意,「宋茵」定然会将此事闹到公堂上。
如今这宅子落的是「宋茵」的名,且「宋茵」以和成年小叔子们同住一个屋檐,会被人说闲话为由,要求他们搬出去,县太爷十有八。九会判允。既然如此,与其闹上公堂遭人非议,倒不如眼下应下的好。
「亲家老太太说的在理。」谭有良接了柳老太太的话。
「爹!」
「老头子!」
谭家众人皆大惊失色。
谭有良却不理他们,而是看向宋音。
宋音知道,谭有良惯会权衡利弊,所以此刻谭有良会答应,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谭有良又开口了:「如今老大不在了,老二和老三他们再住在这里确实不合适,他们会尽快搬出去,但是我和你娘会留下来帮你照顾孩子。」
「爹,你和娘现在该是享清福的时候,怎么能劳烦你们帮我照顾孩子呢?不用,我能照顾好他们姐弟两个的。」宋音拒了。
但谭有良却不为所动:「我们这个年纪享的都是儿孙福,但老大不在了,我只能多看看琢哥儿月姐儿了。」
宋音顿时在心里骂了句老狐狸。
他们帮忙照顾双生子姐弟是假,用帮忙照顾孩子做藉口留在这里是真,但偏偏她拿他们没办法。
毕竟他们是双生子姐弟的亲祖父祖母,哪怕她告到官府,只要他们祭出想照顾亡子孩子的藉口,官府非但不会允她将他们赶走,恐怕还会斥责她不孝。
宋音深吸一口气。
行吧,谭明宗兄弟滚了,就剩三个老弱妇孺,她应付得了。
第8章
他们商议妥当后,赵老汉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