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她是无父无母的李婉莹,亦是没有任何枷锁能困住她的李婉莹。
闵宝珠心疼李婉莹的遭遇,而宋音却为李婉莹高兴。毕竟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亲人都配当亲人的,与其被他们拖拽着跌入泥沼,倒不如果断舍弃然后独擅其美。
此事过后不久,休整好的李婉莹便打算再次出发。临行前,她约宋音和闵宝珠见面,向她们二人辞行。
闵宝珠舍不得李婉莹又这么快离开,但她也尊重李婉莹的决定。只是语气伤感问:「婉莹姐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走一步看一步吧。」李婉莹放着窗外的飞鸟,神色从容而淡定。
以后的日子都是未知的,她只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次李婉莹的离开是悄无声息的,她只命人分别给宋音和闵宝珠各自留下了一封「珍重,后会有期」的信。
而在李婉莹离京不久后,闵宝珠与谢昭也一道离京,去谢昭远在千里之外的外祖家祝寿去了。
时光飞逝,一年一年转瞬即逝。
在这飞逝的时光里,所有人都在前行。
谭明铮又打了好几场漂亮的胜仗,陛下的赏赐都快堆满了谭家的库房。
而入秋后,今上染了一场风寒,便一直缠绵病榻,几个皇子争相在陛下面前侍疾,但却无人提出要将远在朔州封地的四皇子召回来。
不过四皇子虽然没回来,但魏雪沁却在这个节骨眼儿携子归京了。
第74章
在今上感染风寒之前,端阳公主就病了。
自中秋过完下了一场秋雨后,端阳公主先前的旧疾便犯了,宫中的医官和市井中的大夫,皆流水似的往魏国公府去。
但诊过端阳公主的脉象后,他们无一不说,端阳公主如今已是油尽灯枯之相。
虽然魏国公严令将此事告知端阳公主,但端阳公主清楚,她只怕是撑不久了。所以她在今上来国公府探望她时,曾向今上哀求:「陛下,我如今儿孙皆在身侧,唯一遗憾想念的,只有我那远在朔州的小孙女。自她出嫁随四殿下去了朔州后,我就再未见过她了。如今我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若陛下能允我在闭眼前,见一见我那小孙女,我也能死而无憾了。」
帝京谁人不知道,端阳公主将魏雪沁视作掌上明珠。且她如今病体沉疴,有此念想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今上当即便允了。
而魏雪沁携子归京已是十月了,彼时秋霜满地,霞光满天。
一辆青色的油壁马车在日暮时分驶进帝京的城门,直奔东华街的魏国公府而去。
如今天儿冷,魏国公府门房们都站在背风处,正在同府里扫地的老仆说闲话。冷不丁听见门口有马蹄声响起时,他们纷纷探头朝外看,就见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魏国公府前。
车夫跳下马车,将脚凳摆好,先下马车的是一个蓝衣侍女。
老仆揉了揉眼睛,隐隐觉得这蓝衣侍女有些面熟。但还没等他想起来时,就见这蓝衣侍女搀着另外一个体态丰盈的女子下了马车。
「四小姐!」老仆惊呼出声,「四小姐回来了!」
喊完这一声后,这老仆一面吩咐其他小厮去通禀,一面疾步出去向魏雪沁行礼。
不一会儿,整个魏国公府都得到了魏雪沁归来的消息。
魏烁他们急急行到长廊处,远远就见仆从们簇拥着两个人朝这边行来。
打头的是魏雪沁,她还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公子。
甫一看见父兄,魏雪沁的眼眶顿时红了,她忙携着儿子向魏国公行礼:「爹爹,女儿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魏国公扶着女儿起来,又将目光落在魏雪沁的身侧的小公子身上。
魏雪沁在嫁给四皇子的第二年,便生下了一子。魏国公府上下虽然早已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但今日却是第一次看见他。
魏雪沁忙拉着儿子,让他向父兄们问好。
那孩子十分乖巧,虽然只有四岁,但行起礼来却是有模有样的。
魏国公满脸激动之色,将外孙抱在怀中的同时,招呼魏雪沁:「先去见你祖母,你祖母一直在盼着你回来。」
魏雪沁应了一声,他们一行人便去了端阳公主的院子里。
自从今上答应让魏雪沁回京来为她侍疾之后,端阳公主便日日都在盼着魏雪沁,如今见她携子归来时,端阳公主顿时喜极而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