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唐大丫两口子很感激,唐大丫虽然是唐家的女儿,但她只会磨豆腐,不会点浆,未出嫁时因为是长女,被唐家留到十八才匆匆嫁给俞有粮,也是没想到娘家会松口让儿子学做豆腐。
「俞荷,小心看路,想什么呢!」马三面一把抓住孙女的胳膊,提溜着孩子,上了岸,才松开。
「阿奶,我太惊讶了,没留神。」
「看路。」马三面温和的摸摸孩子的头,看二孙子一个人看着唐家门口的豆腐摊,还好木板上也就三块豆腐了。
「成武,这三块豆腐我都买了,你去后院给你外公外婆说一声,今儿跟我回去住,明天早上搭村里出工船过来。」
知道阿奶是个利落的性子,成武自己也有一个多月没回家,他半夜三更起床磨豆腐做豆腐,白天帮忙卖豆腐,卖完豆腐还要捡黄豆泡豆子,一天到晚只能睡两个时辰,缓一缓也好。
「好。」成武推开屋里的后门进去了,马三面领着俞荷在门口的豆腐摊前站着等。
唐家门口的豆腐摊子不大,头上一个黑乎乎的桐油伞遮阳,一米宽的桌子上放着三块表皮晒的泛黄的豆腐,三块约莫有三斤。
俞荷好奇的往屋里看,二十平米的房间,好几张桌子上放着十几个空空的豆腐框,墙挂着干净的白纱布,土地板上都是水,几个空空的木桶,空气里能闻到一股豆腥味。
「哎呀,今儿是哪股风把亲家给吹来了?」很快的一个四十多岁浑身干瘦的妇女,笑着后门里出来。
第4章
「亲家好,买点豆腐回去做顿臊子面给家里改个顿,让成武也回去吃一顿家里的饭菜。前儿镇上买了十来斤白面,今年北方的麦子大丰收,去年的麦子就便宜点,陈面做出来的面条更筋道,一斤要十六文钱。我说好稻谷一斤才九文,白面还是有些贵的。」马三面没给对方再开口的机会,唠家常般笑着说明来意。
俞荷听话听声,低着头,心道,阿奶不喜欢唐家外婆。
「这也太贵了,你家十几口人给孩子改改顿就行了,女人们吃什么。」唐老太收了马三面递过来的六文钱,道:「我家豆腐块大,一块有一斤二两呢,收你六文钱,算你占便宜了。」
「嗯,谢谢亲家。」本来一块豆腐两文,收摊的时候会便宜点,这豆腐别人买顶多卖五文,马三面看在二孙子还要学艺的份儿上,倒过来感谢她。
唐老太不想放俞成武回家,别看他只有十岁,长得高高壮壮一把子力气,又是傻的,干活不知道省力气,很能帮上忙。
见马三面不会改主意,唐老太笑着说,「亲家,孩子在我家每天吃豆腐,回去改改顿也好。今晚他两个舅舅就要忙了,我也就不留你们。要是你们祖孙早点来,我还能送你们一碗豆浆。」
「孩子托你的福了!」马三面再不吱声,唐老太只得陪着她。
俞成武很高兴去后院换衣服了,这身干净没打补丁的衣裳是专门卖豆腐的时候穿,干活的时候穿的打补丁的褂子和短裤。
天气热,他一靠近,俞荷就闻到一股的汗味,唐家这豆腐吃着干净吗?
等两个孩子上船,马三面解了船绳,跨步上船,划船往回走,心里惦记着该问问二孙子学艺的事了,把买糖的事情给忘了。
她知道唐老太是不愿意教人手艺的,偏偏唐大丫和老二傻子一样感恩戴德欢天喜地,看孙子深陷的眼窝子肯定没睡好,更让人担心。
「成武,你给阿奶说实话,你在豆腐坊都干什么活儿,从什么时候开始干。」马三面知道要问就现在问,回去孩子见着父母,有些话就不会说了。
俞成武兴奋的给阿奶介绍起他一天到晚都干什么,「丑时一刻起床磨豆子,要磨两三个时辰,豆腐磨完,等外公外婆点浆,休息半个时辰,大清早就有人买豆腐,我就帮忙卖,下午趁着阳光捡豆子泡豆子……」
听阿奶和二哥一问一答,俞荷悄悄地掐着小手计算时间,大概凌晨两点起来干活一直到太阳落山八九点才有片刻休息,这唐家简直把外孙当外人。
「你学的怎么样?」马三面心疼孙子,忙问。
「我会泡豆子,会磨豆浆,煮浆和点浆都是外公把着,两个舅舅和舅娘都不会,一缸缸的豆花出来舅舅们带着我压豆腐,改豆腐块。」点豆腐的技术是一点不外传!
俞荷偷瞄一眼丧气的婆孙,憨憨的问:「阿奶,我闻到豆腐有一股咸味,还带点酸,唐家外婆是用酸水和盐点的豆浆吧!」
马三面飞快的看眼俞荷手里抱着的碗少了一角的豆腐块,别说闻,小家伙偷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