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江水上涨了很多,江面更宽,村里胆小的赶集都愿意走路,阿爷每逢白水镇赶集日,会架牛车,去十里外的赵坝村上面接一两趟赶集的人,一人一个来回收一文钱,坐车的人也不多。
船行到了俞老头捕鱼的窝子——一个水流缓慢,水很深的芦苇丛边,俞荷手忙脚乱拿出水盆里的渔网,两个人一起把网下到水里,俞老头把船停在江边。
等时间。
「阿爷,中秋过了,我要和龙龙去白水镇摆摊,卖肉丸胡辣汤,你跟着我们吧,我害怕有人偷小孩子。我们只赶早市,一来一回也就一两个时辰。」
俞老头黝黑的眼睛一笑,道:「能行。你们要给我发工钱。」老爷子不为难孩子。
「那肯定。我出技术占四成,阿爷,姐姐,龙龙你们占六成,一人两成。食材我们一起出,万一以后生意做大,再请家里人帮忙。」
爷孙两个说着生意,多是俞荷说,俞老头问,大概过了两刻钟,江面上划过来一条可以运货的雨棚船。
「阿爹,我和有花来给你们二老上熟,老远有花就说是您。」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高壮大汉,撑着船横冲直撞的过来,声音洪亮喊道。
「有鱼吗?」顾大安往小船上看了看,从他身后的船仓里走出个穿绿裙子的熟人。
「大姑,大姑父!」才看清对面的人,俞荷欢喜喊道,「姑父,阿爷刚刚才下的网,还不知道有没有鱼。」
「我们俞荷都能陪爷爷来捕鱼了,长大了,也懂事了。」 顾大安笑着说,露出八颗大白牙。
俞荷心里涌上一股熟悉的亲切感。
「阿爹,你们和我们一起回去,还是我们先走。」俞有花和俞荷打了招呼,问俞老头。
「你们先回,我再等会儿。」俞老头看看水面,笑着说,「你娘这两天焦心,家里等你们两姊妹呢!」
「那阿爹,俞荷,我们就先回去了。」顾大安一个用力,
船划出去两米。
大姑父一如既往的大力气!
目送他们进了村里的水道,俞荷回头继续盯着水面。
「你大姑父来晚上准有肉吃。只是他家四个男娃,要种田,还要收猪卖肉,两个人负担也重。」俞老头眉头不展。
「阿爷年轻时候,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俞荷天真的问。
「那说来就话长了。我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这个堂哥跟前学点木匠,给那个堂叔帮几天忙混口饭。大点了跟着村里人去做木工,去给地主干活,去北方当麦客,跟一个堂爷爷去给人弹棉花,赶羊毛毡,修桥铺路上也做过工,进城盖房子,挖地窖,打水井,什么活都干过。
那时候,可真是凭着一把子力气吃饱饭,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吧嗒,突然一条大鱼跳进船舱,溅了俞荷一身的水,吓了两人一跳。
俞荷扑上来一把搂住大鱼,凭它左右挣扎牢牢抱在怀里。
强娃!
惹得俞老头哈哈大笑,「走了,阿爷这就收网,我们回家。」
渔网里除了四条七八斤的白鲢,还有五六斤小杂鱼和小虾,七八只嗷嗷窜的大螃蟹。
俞老头把大鱼养在桶里,小鱼一股脑倒进水盆,嫌弃的把大螃蟹扔回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