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阿爷。大洋芋留着家里吃,中等的做种,小的等冬天我卖洋芋热饭团。」
「别惦记着家里,我们也地里也种,自家吃管够。」俞老头就知道孙女大气,想着家里。
「那阿爷也别为难。洋芋卖不出去,我留着做吃食。」俞荷笑着说,「洋芋卖出去今天阿爹和阿爷阿奶出了大力,等初十放假,我请大家吃好吃的。」
「肉买回来自己做。」俞有钱旁边插了一嘴,响快道:「镇上有什么好吃,还不如自家做的饭菜。」
「这到底是从达州城回来的人,我们都觉得顾家的饭菜好吃又实惠。」做新衣裳的唐大丫打趣道。
大家都在正屋,爷孙俩说的话都听着了。
与俞家的一趟欢笑不一样,王有才这几天日夜愁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俞有地回来了,他要回来继续教书!
他才风光这两天,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让他把教书的事夺过去!
赵村的人对他多好,怜惜他娘送饭辛苦,一家一天请他到家里去吃饭,又体恤他离家远,晚上不仅仅请他吃饭,还请他喝酒吃肉住。
每次听他九死一生考上秀才,大家伙无不称赞,夸他勤学苦练,天赋异禀。
每月三百文的束修,他压根不看在眼里,他名下有二十亩的免税田,一亩地一年给他一两银子,他都能收到16两,娘和有丽能干,种四亩地家里的米多的吃不完。
「有丽,我不想失去赵坝教书的活!」王有才抱着俞有丽伤心地哭。
俞有丽心疼的,陪着他哭,俞有地已经回来四天,赵村的族老也放话,说他七月初五就回村学。
「丽啊,我这心里难受!」
……
王有才哭着哭着睡着了。
俞有丽睡不着。
这个月,王有才像变了个人,一月只回来了三天,每次都高高兴兴恨不得立刻回赵村,也不酗酒,也不找朋友作诗作画,也不会动不动就问她要银子。
她不知道的是赵村的学童家长,苦王有才许久了,他们供着一两个学童,家家不富裕,经不起顿顿好饭好菜的送。
七月初一,摆了一天摊子忙飞了,休息了一天,顾大安和俞有花背着十个大烧饼和一条大猪腿来娘家上熟。
知道俞荷喜欢吃肥肠,两口子专门买了一副猪杂。
「阿娘,阿爹也在家呢!」俞有花大门里进来,看见马三面扫院子,笑问道。
「你爹下田看稻谷了。你们前天生意很好吗?」
马三面来接女婿的大背篓顾大安让开了,说道:「阿娘,背篓重,大哥出远门辛苦,我和有花给拿个猪腿补一补。也别急着去教书,好好的在家休息休息。」
「前儿赵村的族长找来,你大哥说后天去村学。」
「啊,怎么这么赶,娘,你劝着点大哥,一千多里路上才回来,折腾的人都一圈瘦。赵村现在不是有人嘛。」
顾大安悄悄的拉了拉妻子的衣袖,现在赵村教书的是他们的妹夫。
马三面牵着明辉两兄弟给孩子找炸胡豆。
「你嫂子做了荞粉,现在给你们切,还是等中午一起吃?」
「现在还不饿,中午一起吃。我们早饭吃的米饭炒青菜,后院的青菜长得好。」现在过日子不像以前舍不得吃,要留着养孩子,现在孩子吃什么他们两个大人跟着吃什么。
马三面还真想起个事,急道:「有地说,你家猪圈离你的小菜园太近了,猪身上的苍蝇什么的,还有害虫子,菜你们吃了不干净。你们以后想种菜就在前院种。要不就家里给你们送。」
这话是俞荷跟她说的,她说书上说的这样的菜吃了脑子里会长虫子,会头痛。
「大热天,最好猪圈周围用石灰撒一遍,蚊蝇最好也除一除,点上蚊香。」
「阿娘,我们回去就收拾。这次来也是问问,家里要不要粪,要的话直接叫人拉。」顾大安接话道。
「要的。多亏肥下的重,俞荷种的洋芋大丰收,回去的时候给你捡点吃。」
马三面把赵族长找来问俞有地什么时候回村学,买了几十斤洋芋种的事当玩笑话讲。
「阿娘,阿爹,大哥二哥三哥,我来给阿娘阿爹上熟!」俞有丽站在大门口扯着嗓子喊道。
俞有花笑着屋里走出来,道:「小妹,今天真是好巧,我和你姐夫也是来上熟的,我来看看,你给阿爹阿娘拿了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