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这举人,还必须考。俞荷的亲事将来我们也不会后悔。」马三面想起俞荷将来的亲事就一阵头痛。
小丫头太聪明,谁家小子配的上?选个老实巴交的人不分分钟被俞荷指挥的团团转。
「俞荷明年七岁,这话还早呢!」人还小毛团子一点点,老伴儿也想的太远。
「俞梅开年十二,得打听着附近看看有没有好人家。」
「让俞有地自己操心。」俞老头笑着说。
「老大一个大老爷们,他哪里打听去,要是再介绍一个读书人,我们得仔细替她把关。」马三面想起王有才就来气。
「各人有各人的命。你别老气王有才,俞有丽自己也不是个好东西。」
夫妻俩想起看着长大的小女儿,都不说话了。
腊月十五,赵家私塾正式放假,成文把裁好的两米红纸给俞有地一百副。
俞荷旁边帮忙磨墨,成城拿出他们这一年整理的对联,给俞有地看着写。
成义把金箔粉按比例添加到磨好的墨汁里。
俞梅和龙龙合力抬着一盆炭火,放在俞有地脚边,搬个小板凳烤火,笸箩拿剪刀两个人学着剪窗花。
李二娘唐大丫赵娟抱着小兰花,在马三面房间里烤火,腊月忌针线,她们就合作用棉花纺线,自己织布,准备开年用辣蓼草染成蓝布,给全家人做衣裳。
「明年留下的两亩地,我们种棉花和洋芋。这都是好东西。」
「娘,还有玉米呢?」
「玉米种田里,好灌溉。」
唐大丫放心了。
「阿娘,我大姐今年买地栽桑树,明年在赵村要养蚕。」赵娟说的大姐就是赵德花。
「绣花生意怎么样?」马三面随口问道,俞梅现绣工见长,只是人懈怠了,没有刚开始勤快。
「很好。每家每户都能得钱。」具体是真不知道,不过看村里人的热乎劲儿,收入应该不错。
「后院那一亩地我们买了,开春赵村有剩的桑树,你让亲家联系我们。灰土梁砍了树的地方,留了椒树,整理一下也能种点桑树。」
护了二十来年的大树砍的七七八八,再把草挖一挖,正好种桑树。
午饭时候,俞有地放下笔,跺跺脚,今天一早上他写了60副,下午再赶出来40就算完工。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他准备抄一套「四书」,等开学再找时间抄一遍「五经」。
「阿爹,快吃饭,阿娘做的臊子面。」俞荷给俞有地把碗端到手里。
「你也快去吃饭。」俞有地坐在火炉边烤火,笑着说。
「我马上去。」俞荷笑着跑了。
下午,俞荷在爷奶屋里凑热闹,睡了一顿午觉起来,看大家搓棉花纺线。
俞老头正屋乐呵呵看着儿子孙子们写字,帮忙把写好的对联按照大小顺序叠好,收好。
成义成城把家里的桌子都搬来,大家一起写对联和福字。
「阿奶,晚上我们包饺子吧。」俞荷出去上厕所,回来说。
「包什么馅儿?」李二娘起来,伸了伸懒腰,这一天到晚的坐着也不行,「洋芋要下地窖去取。」
「蒜苗洋芋,葱炒鸡蛋,再用坛子肉包个萝卜馅儿的肉饺子。」俞荷说着下床穿鞋,厨房拿盆,叫上龙龙帮忙下地窖取洋芋萝卜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