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想通,你们表姐正是叛逆的年纪,以死相逼不同意,姜小慈,你要能把这事儿替外公办成了,外公谢谢你。」
姜小慈:「外公,我尽力。」
外公交代的事不好办,韩景源给姜小慈指出:「常叔没结婚,但有个族亲过继的儿子,叫常德满,比表姐小了几岁,二十年前,他还小,正是需要母亲呵护的时候,很喜欢舅妈,可现在他正是要面子的时候,很难说服他同意。」
姜小慈说:「表姐和常德满的意见,是最靠后的,我要先去问问舅妈和常与祥此刻的心意,才好决定要不要做这桩媒。」
韩景源意外:「你把外公的托付,当成做媒去办?」
姜小慈:「我认为外公就是让我做媒,做媒是我擅长的,我觉得这事能办成。」
……
外公指定请回来的常与祥,是他最小的师弟,五十五岁了,目前摆着一个小吃摊。
姜小慈带了食材过来,选在下午没什么人吃饭的点,上前打招呼说:「常师傅你好,我叫姜小慈,我外公是冯世南。」
老常根据这小姑娘的年龄丶形容丶举止,加上她的称呼,猜测出来,笑道:「知道,你就是那个特别会做媒的小姑娘,师兄叫你来有什么事?」
姜小慈用小花妖的能力,确定了一下,果然他身上和舅妈连着红线,外公没有说错。
她把手里的食材递给他,说:「我听外公说,您的腌笃鲜做的比他还好,食材我带过来了,您能帮我做一份吗?」
老常知道小姑娘来的目的了。
冯文玉非得和家里较劲,要开饭店,把福云楼的大师傅丶也是他过继来的儿子常德满挖过去,但老常真不能答应。
他说:「小姑娘,我知道你的目的,可我去不了福云楼,你外公知道我不去,才叫你来,看看他,净为难你们这些孩子。」
姜小慈说:「常叔,我都没说让您去福云楼上班的事,只
是想让您做腌笃鲜,您就说做不做吧?」
老常笑道:「你给工钱,自然是要做的,稍等一下。」
姜小慈就在摊位上等,老常跟姜小慈聊这个腌笃鲜的由来,以及制作要点,两个人差着三十多岁,聊得居然很投机。
姜小慈说:「常叔,其实您印象里最好的腌笃鲜,可能并不是别人眼里最好的,我今天带食材来,让您帮我做这一份,也不是我自己吃的。」
老常好奇了:「那你准备给谁呢?」
姜小慈拿出自己带的砂锅,准备装菜,说:「带给我舅妈。」
常与祥一惊:「小姑娘,你这不合适。」
姜小慈反问:「是怕您儿子不同意吗,那有什么关系,只要舅妈愿意吃,您愿意做,别的事,我会帮你们去谈的。」
常与祥呆呆坐了一会,等到小吃摊上人,他却把摊位收了,如果小姑娘办不成,再出来摆摊吧,她办成了,也就不用再摆摊打发时间了。
……
姜小慈带着用厚毛巾包着的砂锅,福运楼正是晚餐上客人的时候,目前外公在后厨,带着二厨丶三厨丶徒弟们,外公年纪大了,再不找来主厨,生意要受影响。
姜小慈带舅妈去空包厢,把砂锅打开,递给她筷子,说:「舅妈,每天饭点你都是最忙的,今天歇一会,尝尝这个腌笃鲜。」
章
如梅没搞懂她的用意,想着姜小慈不会无缘故买一碗腌笃鲜来,问道:「你从哪买的腌笃鲜?有什么用意?」
姜小慈说:「咱们福云楼的大师傅辞职跳槽,现在要找个新的大师傅,您看看这个口味行不行,行的话我就去谈。」
原来是试菜,章
如梅揭开砂锅,浓郁的腌笃鲜香味扑鼻而来,这香味莫名的熟悉。
她舀了一小碗,尝了一口汤,顿时默不作声,等这一小碗腌笃鲜吃完,她的眼泪已经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腌笃鲜是她年轻的时候,做给常与祥吃的。
她是常与祥师兄的儿媳妇,碍于身份,再后来,冯世南不再反对,但女儿冯文玉却以死相逼,两人的感情就这样蹉跎了三十年。
如今她都五十五岁了,常与祥却还记着她年轻的时候,给他做的那碗腌笃鲜的味道。
姜小慈知道,舅妈和常师傅之间,是那种远远望着的守护,两人身上有红线相连,又都处于需要对方的时候,她想努力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