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处,姜幼安及时制止了他们,祸从口出,再说下去,镇远军可就有暗藏反心之嫌了。
几个口不择言的军卒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说错话,面色一白,又连连向姜幼安道谢。
姜幼安弯眸轻笑,并不在意。
当初刚入云州若便听见这番话,她确实会感到不快,会将此事迁怒镇远侯,认定其包藏祸心或对大燕不忠。
但如今,比起从旁人口中听来的镇远侯,她更相信自己所识所见,相信镇远侯没有反心。
至少,迄今为止没有。
况且,过去几年朝廷国库确实拮据。
如果可以,父皇当然想效仿文帝造福社稷效仿文帝,譬如提高军中月俸丶减免百姓赋税等。
但是朝廷穷啊,这些年若非裴氏相助,恐怕连军俸都发不起。
许多事便就只能想想。
正月二十六,即三百军卒看完诊次日,傍晚时分,萧陆奉命来了一趟医馆。
晚间用膳,姜幼安从他口中听到两个好消息:一是守备军终于被撤回苍南山,稍作休整后便要与当初留守云州城的将士们一起行军去甘州;二便是镇远侯同意了在甘州建立临时医坊之事,日前已下令定丶云两州州府张贴招募医者的告示。
而此时,甘州三县两镇中正有数位百户率队在各处搭建临时医坊。
「还有,长嫂此次献策有功,侯爷特在甘州府衙近处寻了处宅子赏给长嫂和兄长,我回苍鹤前,兄长已找了人过去收拾,长嫂和秦公子明日若有空,可随我去甘州看看那栋宅子是否合心意?」
「明日?」姜幼安放下夹马蹄酥的筷子,看向萧陆:「难道明日苍鹤会解封?」
三日前,地处云州最南的青禾镇最先解封,随后,守在商县丶青黛等各县的镇远军亦陆陆续续撤回苍南山。
时至今日,唯有苍鹤依旧城门紧闭,若无军令,闲杂人等不得进出。
萧陆闻言从怀中掏出密函交给顾么么,明显早有准备:「苍鹤短期内恐怕不会开城,不过兄长向侯爷求来一封通行令,有这封通行令在,长嫂想什么时候去甘州都行。」
姜幼安一边听他说话一边打开密函,旋即了然,镇远侯给她这封通行令是想让顾氏医馆协助镇远军尽快推行落实医坊。
「原来如此。」
她收起密函,抬眸看向萧陆,淡然回道:「那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去甘州。」
这种战后或疫后的临时医坊本就要「快」——快速建立丶快速走访受灾受战村镇丶快速观察救治病人丶以及快速筛查与病人有过接触之人进行隔离。
不过如今甘州不曾出现疫病,最后这点便可不提。
医馆众人数日前便知晓他们要去甘州,但如今苍鹤仍未解封,林大娘丶高二和齐荣一时皆无法回城,叶晋丶锦月丶锦盘和三娘便不能一起离开。
与叶晋商议后,姜幼安令他和锦盘随她去甘州,锦月和顾三娘则先留守医馆。
守备营军卒已经撤离,医馆明日便可恢复正常营生,锦月要留下来再聘一位坐堂大夫。
如此待苍鹤解封林大娘回医馆后,她和三娘便可收拾行囊带高二丶齐荣他们来甘州会合。
至于朱雀街上的这座府邸,若无意外,姜幼安应当不会再回来。
次日一早,四人出发前往甘州。
姜幼安静坐马车之内,锦盘贴身保护,叶晋和萧陆则充当车夫坐在车前,一左一右,轮流扯绳扬鞭赶车。
东城门下的守城校尉早就收到命令,看过萧陆手中的通行令后,极为爽快地打开城门放侯夫人与其兄长出城,甚至还派兵护送了他们一段路程。
美名其曰:「顾大夫是去甘州救人,我们能护送顾大夫,也算是为甘州百姓出一份力。」
姜幼安无法拒绝军中将士为甘州百姓出力,况且有人护送对她而言也是好事。
距离「太子」暴露行踪已过去十日,苍鹤近来虽因战事一直封城,但「太子行踪」却未必还是秘密。
或许,城中已经有人在寻她踪迹了。
守城小队将人送至十里之外,再往北边走便是漫无边际的黄沙之地,沿途有镇远军巡逻,便用不上他们再护送。
领头的百夫长率兵道别:「顾大夫,秦公子,萧陆兄弟,保重。」
姜幼安闻声掀开车帘,戴着面巾向送行众人颔首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