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军这几日只稍作修缮,便已可做医坊。
马车疾奔半个时辰后终于停下,姜幼安跳下马车,抬头便见山峰高耸入云,碧空如洗,当真是美不胜收。
然而如今无暇赏景,她只匆匆眺望一眼便收回视线,转眸看向正将马交给医坊守兵的萧伍,凝眉扬声:「速带我去见军医,山村那三位大夫若在医坊,也要见。」
萧无衍闻言应声:「随我来。」
他从善如流,却在带路过程中始终与顾么么保持着两三丈的距离。
及至医帐,萧无衍也并未入内,只在帐外向军医引荐顾么么,目送她入帐,而后继续守在帐外。
姜幼安远远恼他一眼,气哼一声,绷着脸走入医帐。
医帐中的军医是徐大夫,曾在伤兵帐中与顾么么有过一面之缘。
如此一来,两人之间倒是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寒暄与试探,速速揖手见礼后便径直谈起要事——
「镇远军中如今军医几何?」
按大燕军律,每千人营便需配一位军医,按规制,镇远军二十万大军,军中应有两百位军医才是。
可姜幼安知道,这些年经过大大小小的战疫,镇远军不止损失数万将士,也损失了许多军医。
而军医比将士更难寻,培养起来也更慢,所以去年战后,镇远军才会临时在城中召大夫进军营救人。
「全军不过七十三人,但此次与柔然交战,有两三万将士受伤,侯爷能抽调出我们五人已属不易。」
「五人?」
「是,甘州三县两镇各有一人。」
「那城中大夫何时能到医坊?」
「侯爷已下令征医,若是顺利,午后便该有人到。」
姜幼安明白徐大夫的意思,并非所有人都会愿意冒险。
这种时候,便需要镇远侯以势压人。
可两千多病患,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就算将县中大夫全都带来医坊也未必够。
「徐大夫可看过病人?」
「看过。」徐大夫颔首:「已看了十几人,以他们目前的症状确实是伤寒之症。」
「不过伤寒之症也并不相同,我才疏学浅,只知一方麻黄汤,正要开方唤小兵来煎药,顾大夫可要看看方子?」
姜幼安尚未见过病人,看不看方子并无区别,况且麻黄汤方的确是治伤寒之症最常用的药方。
然徐大夫谨慎,话一说完便将方子递了过来。
姜幼安只好接过,低眸迅速扫了一遍方子。
麻黄三两,桂枝三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煮沸,撇沫去渣,温服。
「您这副麻黄汤方没有问题。」
她先肯定徐大夫,随后才指出一些细节问题:「只是麻黄丶桂枝最好去皮,杏仁去皮尖,甘草要炙过,煮药时要先煮麻黄撇沫,而后再将其他药放入药罐中继续熬煮,如此才能让药效最佳。」
若顾么么一口否决他的方子,那么徐大夫即便性子再谦虚都不会听她后面的话。
但年轻大夫认同他的药方,且言之有物的说出哪些地方该改善,徐大夫便只觉得顾么么果然医术了得,值得钦佩。
毕竟顾么么当初那手精湛的针灸止疼之术便已经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徐大夫立刻唤了几个军卒进帐,让他按顾么么的法子抓方煎药。
姜幼安见状便让叶晋和锦盘一起帮忙。
两人在煎药方面都是熟手,过程中还能教几个煎药的军卒一二。
徐大夫紧接着便邀顾么么与他同去第二间病房为病人看诊:「咱们快些过去,快快多看几个或许便能多救几个。」
姜幼安闻言没有任何犹豫,果断颔首:「好,我随您去。」
尽快看过病人,她才能尽快对症开方,如此,帐外那个非要与她隔开两丈远的人才能平安无事丶毫无后顾之忧地到她身边来。
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