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的说:这是数据暴政
而秦川只是淡淡回复三个字:
“自由选。”
这一句话,把所有攻击又反弹了回去。
因为在灰域体系下,所有人都可以选择:
你可以接灰域,也可以不接。
你愿意走旧系统,没人拦你。
但你走了,就不许说别人“走得太快”。
就在灰域系统开始“教育、医疗、金融、物流”四大民生板块低频嵌套的时候,R级联盟内部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倒戈”。
一份来自R级南区组的机密函件中写道:
“当前主系统结构已失完整,建议保留灰域合作通道,以防止节点运行失败引发城市级脱序。”
而在R级联盟北区组的会议纪要中甚至提出:
“可否考虑将灰域模型纳入联盟体系内,作为新结构协商机制之一?”
这不是合作,而是投降式归并提案。
而就在这份纪要提出当晚,秦川在灰域中控台上签署了一条命令:
【系统状态切换:从“实验期”→“常态演化期”】
从那一刻起,灰域不再只是“系统之一”。
它成为了——系统本身。
第三天,中央财经频道罕见播出一则短讯:
“国家监管技术组将调研灰域行为数据模型机制,探索下一代系统平台边界延伸可能。”
这句话非常谨慎。
但它意味着一件事:
灰域,进主桌了。
那晚,秦川一个人坐在楼顶。
身后是整座城市的夜光。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老罗发来的消息:
“兄弟,你真的,把整个系统翻了个底朝天。”
他没回。
他只是盯着远方,喃喃一句:
“还没完。”
灰域系统进入“常态演化期”的第三天,全国已有二十七个市级平台发布声明,承认“正在或计划参与灰域结构协同测试”。
原系统的骨架开始松动,逻辑开始下沉,权力开始转向。
但这才只是第一层。
秦川坐在后台主控室的长桌前,屏幕上是全国结构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