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邦眼睛一亮:“批下来了?”
“现在知道急了?晚了!”电话那头的孟正海像个赌气的孩子,“除非。。。。。。”
“等等,”陈安邦打断他,“先看看我刚发的照片,看完之后再说喝酒的事情,对了,到时候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燕京,龙科院办公室。
孟正海盯着手机,气笑了:“让我重新组织语言?老陈这是飘了啊。。。。。。”
叮——
一封加密邮件弹出。
当他点开附件的刹那,整个人如遭雷击。
“卧槽!这。。。这特么是。。。。。。”
照片上,一台精密的托卡马克装置在昏暗的山洞中泛着冷光,旁边的磁约束能量记录仪、三光栅光谱仪等设备一应俱全。
最让他震惊的是监控屏幕上那条完美的能量曲线——这分明是一次成功的核聚变反应!
说实话,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上面的标签,他都不知道叫什么。
然而,图片上的内容却让他产生了质疑。
“这些设备。。。。。。背景怎么像是个山洞?”孟正海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电话立刻回拨过去。
“老陈,这些设备是真的?你们。。。真的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千真万确,”陈安邦的声音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反应时间0。035秒,温度八千万度,所有参数都正常,而且。。。。。。”
听着那一连串梦寐以求的数据,孟正海只觉得天旋地转。但更让他崩溃的是下一个问题:
“等等,这些设备为什么会在山洞里?”
“因为发明者就住这儿。”
“发明者?哪位院士?我怎么不知道。。。。。。”
“不是院士,”陈安邦憋着笑,“是个小学生。”
“什么?”
孟正海感觉今天一天震惊的次数比一年震惊的次数都要多。
小学生,可控核聚变装置,山洞……
这些词语好像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却被硬生生的搞在了一起,属实让他有些绷不住。
“不是……这……你确定吗?”
“是这个小学生是这么说的,不过还得进行一番调查,我已经通知了国安的同志,估计很快就会开始调查了。”
电话那头传来玻璃杯摔碎的声音。
“……多。。。多大?”
“十一岁。”
“神童啊……”
长达十秒的沉默后,孟正海突然爆发:“给我地址!现在!立刻!马上!”
“新月省武安县姚家村。”
“还真特么是个村子。。。。。。”孟正海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行李,一边冲着助理大喊:“订机票!不,直接申请专机!快!!!”
挂断电话,这位年过六旬的院士像个追星少年般冲出办公室,留下满地狼藉和一屋子目瞪口呆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