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有介绍信能往城里供销社去,陈向前自然想往家里带点东西。
谢桂芬听陈向前这样说,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小叔子总算是长大了,知道往家里带东西。
也不客气的开口:
“这都腊月了,听说县城里有冻豆腐,又不用票,弄两块回来。”
陈向前点头。
春节时期,这边县城确实有冻豆腐,一毛五一块,一块大概有小半斤,不要票就是要排队,而且限售,一个人只能领两块,也就是一斤。
谢桂芬又想了想:
“粉条……也不知道这个时间段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带一斤回来。”
“那也弄点白菜,弄点猪肉,正好弄猪肉炖粉条子了!”陈向东在旁边插嘴。
陈向前猛点头。
猪肉炖粉条,这可是过年的硬菜。
嫂子做饭,尤其是做猪肉炖粉条子,那可是一绝,盖子一掀,那香气都能飘半个村子。
心动不已。
倒是谢桂芬还是非常谨慎的:
“弄点白菜就行了,猪肉这不是快杀年猪了吗?等着小年杀年猪,肯定有咱分的,用那肉就行。”
一般大队里,小年的时候会把养的最大的猪当成年猪宰掉,把肉分给下面的队员,当然大头还是要往上交的。
“还有酱油……差点把这个忘了!”
谢桂芬转过身,从柜子里掏出一个玻璃瓶,这玻璃瓶外面被麻绳缠得紧紧的,又防摔又防滑。
“打一瓶散装的酱油就行。”
“如果有咸菜疙瘩的话,弄点咸菜疙瘩。”
这两个都是不需要证的,咸菜疙瘩五分钱一个,至于散装酱油八分钱一斤,这个瓶子装满也才八毛。
结果瓶子陈向前主动问道:
“家里的米、面还有吗?没有的话,我正好一并买了。”
每天早上都要巡视一下家里物资的谢桂芬,下意识道:
“高粱米那个缸子还有一半多,至于面,等下一次赶集。”
一边说着,谢桂芬一边往自家柜子里边翻找,没一会儿抱着一个小木箱子放到炕上,三下两下把锁打开。
这可是家里的宝贝,所有的钱和票证都存在这里头!
嫂子一边念叨一边说道:
“这个需要这个票,这个合起来得两毛钱……”
陈向前刚想扒拉着说不用,旁边陈向东像是直接看穿自己小弟一般摁住陈向前的手,声音温和:
“这是咱一大家子的东西,咱攒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买这些东西吗?有些票证你不用就过期了,就跟秋奶那张粮票一样。”
谢桂芬也不是傻人,看陈向前和自家丈夫的表情,也就反应过来了,直接将盒子收好,将钱硬塞给陈向前:
“向前,拿着啊,咱一家吃呢,你要是全都包了,你让你哥还有你嫂子,我脸往哪里放了对吧?”
陈向前鼻头一酸,赶紧揉了揉鼻子。
旁边的陈向东爽朗一笑:
“你也总得给你嫂子和我表现机会!”
趁着谢桂芬把盒子往柜子里面放陈向东头迅速伸到陈向前耳边,压低声音:
“记着买点地瓜干,千万别让你嫂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