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守义愤填膺,并未直接上报给淮安王,想着陈皎去魏县是治中郑章开的口,便拿着那封信函找到郑章讨要说法。
郑章巴不得陈皎捅出篓子来,把信函看了一遍又一遍。他收起心中的幸灾乐祸,同赵太守发牢骚道:
“这事倒是怨我了,当初主公不听劝,非得让我开口许一个县的地给陈九娘,我迫不得已许魏县,哪曾想她竟在那边生出事端来。”
赵太守焦虑道:“还请郑治中出出主意,那九娘子带了兵去,当地的父母官也不敢招惹,实在为难呐。”
郑章沉吟片刻,踢皮球道:“魏县的事我不好出面,不若明日赵太守去寻崔别驾,看他怎么说。”
赵太守不解,“???”
郑章想泼崔珏的脏水,意味深长道:“当初陈九娘离府时,曾向主公讨要徐都尉领兵,那徐都尉是崔别驾带来的人,想必他清楚内情。”
赵太守不吭声了。
郑章道:“魏县的事我不想掺和,想来赵太守应能理解我的难处。”
赵太守立马道:“下官明白郑治中的无奈。”
郑章笑了笑,赵太守也笑了笑,算是心照不宣。
于是翌日赵太守拿着郑县令的信函寻到崔珏那里,同他说明情况。
当时崔珏在官署处理日常杂事,赵太守前来求见,把郑县令的信函呈上。
崔珏看过之后,心中不禁狐疑,因为前几日他才接到徐昭传回来的信息,说陈皎大肆整顿官兵,意欲收揽民心,想拿当地官绅开刀。
这才没过几日,当地的父母官就控诉她大肆敛财,收刮民脂民膏,委实蹊跷。
见他久久不语,赵太守试探喊道:“崔别驾?”
崔珏回过神儿,微微蹙眉道:“陈九娘在魏县如此行径,实在不该。”
赵太守发愁道:“不瞒崔别驾,九娘子手里领了兵,当地的父母官实难做人呐。”
崔珏平静道:“赵太守稍安勿躁,待我禀明主公,定会差人去处理此事。”
赵太守连声应好。
之后崔珏又耐心问了几句,他一一应答。
下午崔珏便亲自走了一趟淮安王府,淮安王正在梨香院听许氏唱曲儿。
崔珏一袭常服,立于门下。
不一会儿里头的声音停止,婢女前来请人,崔珏撩袍进偏厢那边。
陈恩惬意地坐在炕案上,身子倚着凭几,大腹便便的,极其放松。
崔珏向二人行礼,看向许氏,陈恩淡淡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崔珏从袖袋里取出书信呈上,说道:“这是魏县父母官写给赵太守的书信,还请主公过目。”
陈恩伸手接过,不紧不慢地打开信函,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室内一时寂静得鸦雀无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许是被气笑了,陈恩看向许氏道:“你养的好闺女,跑去魏县欺负人了。”
许氏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诧异道:“陈郎莫要哄我,阿英那孩子能欺负谁?”
陈恩:“当地的父母官告状来了,说她收刮民脂民膏,闹得鸡犬不宁。”停顿片刻,“我就说她怎么总想着出府,原是嫌我给的赏赐太少了。”
许氏“哎哟”一声,连忙道:“天可怜见,我们阿英绝不是贪财的主儿!
“陈郎你先前给的田产铺子阿英全都给我了,东西都在府里头的,她断不会这般作恶。”
陈恩没好气道:“这信函白纸黑字写着呢,难不成是当地的父母官诬告她?”
许氏连连摆手,“中间定有什么误会!”又道,“阿英孝顺,她若真敢收刮民脂民膏,那肯定也是给陈郎你收刮的。”
陈恩愠恼道:“荒唐!你还有道理了?!”
许氏理直气壮道:“陈郎你自个儿许给她的兵,她在魏县的言行举止皆是你授的意,就算她干了混账事,那也是你这个老子指使的。”
一番不讲理的言语把陈恩噎得无语,他想拿杯盏砸她,许氏立马溜之大吉。
陈恩气恼地拍矮几,骂骂咧咧道:“混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