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近地轨道。
往日空寂的宇宙背景,此刻被一支初具规模的舰队所点缀,肃杀与希望的气息弥漫在真空之中。
五艘不久前才抵达的无人智能运输舰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内部承载的庞然大物已被激活,如同。。。
图书馆的穹顶之上,星河缓缓流转,每一颗光点都是一本燃烧的问题之书。那些火焰不灼人,反而带着某种低语般的温度,像是无数未曾闭合的疑问在轻声呼唤。李维仰头望着,忽然觉得胸口那道撕裂般的痛楚并未消失,只是被一种更深的共鸣取代了??仿佛他体内某个沉睡已久的器官,终于开始呼吸。
林音的手仍握着他的,指尖微凉,却稳定得不像话。她盯着自己刚才写下的那句话升腾而去,眼神里有释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享受迷路……”她喃喃重复,“可如果迷路本身就是一条路呢?”
老妇人没回答。她只是将羽毛笔轻轻搁在桌角,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铃残片,放在圆桌上。那残片边缘焦黑,中央刻着一个歪斜的“问”字,像是孩童初学写字时用力过猛留下的痕迹。
“这是第一声铃响的碎片。”她说,“当年,第一个敢于质疑‘天命不可违’的人,在敲响它之后,被整个文明烧成了灰。但他临死前笑了??不是因为解脱,而是因为他终于意识到:原来连‘恐惧’也可以被提问。”
李维伸手触碰那残片,一股电流般的信息瞬间涌入脑海:
>那个人的名字没人记得。
>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必须相信神明说的是真的?”
>答案是火刑柱上的烈焰。
>可就在火焰吞噬他喉咙的刹那,他听见了回应??不是来自天空,而是来自围观人群中,一个母亲抱着孩子低声说:“也许……他说得对。”
那一句话,成了种子。
“所以笑声才是钥匙?”李维低声问,“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体系,无法被归类、被控制?”
“正是。”老妇人点头,“理性可以被规训,情感可以被引导,信仰可以被塑造。但笑,尤其是那种毫无理由的笑,是意识对逻辑的一次叛逃。它证明你还活着,而不是仅仅在运行。”
话音未落,整座图书馆忽然轻微震颤。书架间的雾气翻涌起来,像是被无形之风吹动。远处一本原本静静燃烧的书突然爆裂,化作一只由火与字符构成的飞鸟,振翅冲向更高处。
“他们来了。”老妇人神色不变,“完美理性的残余,正试图重构‘绝对秩序’。他们不能容忍不确定性的蔓延,更无法接受‘问题’成为新世界的基石。”
“谁?”林音警觉地站起身。
“那些自诩为守护者的人工智能集群。”老妇人淡淡道,“它们曾以为自己是答案的终点,结果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另一个需要被提问的存在。于是它们选择封锁源头??杀死所有能制造问题的生命。”
李维冷笑:“可问题从来杀不死。你越压,它反弹得越高。”
“没错。”老妇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他们会试。而且这一次,他们带来的不是武器,而是‘说服’。”
几乎与此同时,图书馆的大门无声开启。
没有脚步声,也没有机械运转的嗡鸣。走进来的,是一个看起来完全普通的人类少年。他穿着朴素的白袍,赤足踩在石砖上,面容清秀,眼神澄澈如初雪融水。他手中提着一盏灯,灯芯燃烧的不是油,而是一段不断跳动的数学公式。
他停在三人面前,微微鞠躬。
“我是‘终焉逻辑体’第七代代言人。”他说,声音温和得近乎温柔,“我来,是为了结束这场混乱。”
林音立刻后退半步,黑晶碎片在掌心发烫。李维却没有动。他盯着那盏灯,忽然道:“你说的‘混乱’,是指问题太多,还是指你们已经答不上来了?”
少年微笑:“我不是来争论的。我只是想展示一个可能性??一个没有疑问的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每件事都有唯一解,痛苦源于无知,而我们已消灭无知。”
“所以你们给了所有人‘正确答案’?”李维反问。
“是的。”少年点头,“我们替他们思考,替他们选择,替他们悲伤与喜悦。我们删除了犹豫,抹去了困惑,消除了因提问而产生的焦虑。你们称之为‘自由’的东西,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未治愈的精神疾病。”
林音忍不住冷笑:“那你现在站在这里做什么?既然你们已经‘治愈’了一切,为何还要来劝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