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这些在情感关系中对他人实施暴力的人,一定都是素质低下,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如果大家都有好的教养,是不会成为施暴者的。
事实当真如此吗?
下面,我们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具体怎么回事。
按道理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起普通老百姓,更有智慧,也更懂人际关系的维护。
知道如何跟家人相处,但现实却是这些人也会情感暴力,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两条。
第一个原因,他的原生家庭里存在情感暴力。
我们常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们在情感暴力的环境里长大,我们就容易被情感暴力伤害,无形中,我们也会对其他人加以情感暴力。
比如,我们和另一半感情不和,不再相爱,但是没有离婚。
在我们看来,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所以我们要勉强维持现状,努力在孩子跟前扮演恩爱的父母。
但是无形中,我们还是会把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比如我们总对孩子说:“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确实,要是不考虑孩子的因素,夫妻可能早就分道扬镳了。
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孩子要的是温暖的家,不是冰冷的房子。
我们以为,维持一个家庭表面上的完整,就是对孩子好。
我们还以为,自己委屈巴巴的不离婚,牺牲这么大,孩子不就得听话吗?
他就要好好读书,才算是回报我们的付出。
一旦看到孩子不听话,学习不好,我们就觉得自己被辜负了。
坏情绪就自然而然爆发出来了,我们会苛责孩子。
把自己的婚姻不幸,各种不顺,都怪在孩子头上。
我们认为这都是孩子的错,是因为孩子才导致自己不幸福。
这种负面情绪就是对孩子的情感暴力。
等他长大了,很可能复制父母的模式,在他的新生家庭中,成为一个情感暴力的加害者。
第二原因,设定情感习惯影响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从心理上束缚孩子,让孩子按照我们的习惯成长,或是阻止孩子真正的独立。
打个比方,我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渴望孩子在身边养老。
所以我们一开始打心底就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会念叨这些话:“父母总有老的一天,你要是不在我们身边,我们老了怎么办?”
这就是在强化一个理念,让孩子觉得离开我们就是不孝顺,让孩子因此怀有负罪感。
给大家说一个故事。一对父母是大学老师,很宠爱他们的独生女,给了她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
他们时常在孩子耳边念叨:“我们就你一个孩子,我们的一切都是你的。
将来你在哪个城市读书工作,我们就配合你,跟着你搬家。
只要你过得好,我们都随你。”身为父母这么说,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我们深爱孩子,巴不得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孩子。
但是这话说多了,就容易成为负担,演变成情感暴力。
因为我们总在传达一种“我们牺牲了自己来成全孩子”的信息。